VLSI测试流程与测试设备详解
1. 测试规格与测试计划
在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中,设备规格文档是开发活动的起点,它包含以下关键信息:
- 功能特性 :待实现的算法、I/O信号特性(如定时波形、信号电平)、数据和控制信号行为以及时钟速率。
- 设备类型 :逻辑、微处理器、存储器、模拟等。
- 物理特性 :封装、引脚分配等。
- 技术类型 :CMOS(或门阵列)、定制、标准单元等。
- 环境特性 :工作温度范围、电源电压、湿度等。
- 可靠性 :验收质量水平(百万分之几的缺陷部件)、每1000小时的故障率、噪声特性等。
如果测试规格未明确给出,则从上述数据中推导得出。基于这些规格,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设备类型和测试类型。测试仪的选择取决于吞吐量、时钟速率、定时精度、测试序列长度、测试仪可用性和成本等参数。测试类型可能包括参数测试、功能测试、老化测试、裕度测试、速度分选等,同时应明确故障覆盖率要求。
2. 测试仪
测试仪,即自动测试设备(ATE),其基本目的是驱动被测设备(DUT)的输入并监控其输出。快速发展的VLSI技术推动了现代ATE的发展。为VLSI设备选择ATE时,必须考虑设备的规格,主要因素包括速度(设备的时钟速率)、定时(选通)精度、输入/输出引脚数量等,其他考虑因素还有成本、可靠性、可维护性、编程便利性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