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38)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分享几个质量保障方法
主要用于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的分析,定义了8个执行步骤,如判断问题是否需要启动8D流程,建立专业团队,从多个问题定义问题,确定解决方法,确定永久性解决问题的手段,以及类似问题如何做预防性的避免等等。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做事前的风险预防和分析,我见到的更多的是在设计阶段会充分考虑各种异常分析,或者部件失效分析,从而得出稳定性更高的设计。产品质量是有一系列的指标来衡量的,而这些指标会受到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指标或参数的影响,比如压力、流量、温度,速度等等。3、SPC统计过程控制,
2025-04-14 07:07:03
236
原创 竞争的逻辑变了(二)连根拔起
看上去不复杂,但是具体到比如在生产制造或医药领域领域,就这么个场景下,可能就会有几十上百个参数同时作用,要是不内行,参数名词就叫不准。这时候你不知道前一道工序是啥,原材料是啥,用的什么工艺手段,甚至化学反应式,而且每家用的工艺不一样,原理还得搞清楚,不然基本没法交流。而且有时候更进一步的细节要素,都是在聊起来之后,客户才会更进一步,一点点讲出来的,因为太细节,一开始也不可能都提到。所以,再像之前卖产品那样,我的产品有哪些能力,有哪些优势,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么个粗的聊法,基本没用了。接下来拼关系就好了。
2025-03-26 07:28:08
261
原创 从来没有越来越轻松
由此联想到现实中,一个真实的数据是,对我们绝大部分人,正常22岁工作,到35岁,工作才13年,貌似不短,但离退离退休至少还有25年。周末跟小朋友打游戏,发现游戏中的角色等级在提升,武器在不断地升级,拥有的技能和装备也在不断地丰富。工作前几年,甚至前10几年,练就一身技能,在初期可以快速成长,能力职位待遇也在随之上升。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这些提升而打地越来越轻松,反而越来越难打。其实并没有,挑战却越来越大,而且面临的都是经验之外的东西。更抗揍,技能花样百出,所以你需要更多的尝试和付出。
2025-03-25 07:20:45
118
原创 第100篇原创
发现这是标记原创的第100篇文章,因为最早开公众号的时候,只有写够一定篇数才给开原创标记,所以实际情况,这应该是第120篇原创。因为AI不会有我每天的经历,每天的心情,以及在那个独特的情境下的所思所想。这篇文章里的案例,我给朋友写推荐信,用AI翻译,但是朋友却说,写地很好,很地道,但就是显得不真实。Anyway,也算是一个小的里程碑,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但说来也惭愧,时间跨度有点大。AI可以把文章写的很漂亮,很华丽,但是它写不出那种真实感,“我”表达出来的那种真实感。其实我频繁的写和输出的一个真实原因是,
2025-03-20 07:08:22
183
原创 竞争的逻辑变了
而对于仍在岗位上的翻译的要求也变了,以前听说读写要求样样精通,但现在除了在线会议和面对面的交流,读写的绝大部分能力都不需要了,至少不是强依赖了,而听,因为有语音识别,也已经大大降低了门槛。而现在已经出现的情况是,有些岗位和人,好像突然就没什么事情了,也不知道被谁抢去了,突然发现身边不是做这个事情的人,也能做的不错。作为独立个体,以前可能还能见到具体的竞争对象,比如同个团队之间的组员,什么他做的多了,我做的少了,我还可以争取多做一些。我在下面两篇文章里,写了一些软件工程师所面临的情况,其实是类似的。
2025-03-18 08:11:34
371
原创 分享一下我日常用的 AI 工具
所以有了AI的这些工具,从个人效率角度真是不知道提升了不知道多少倍,我发现,他既可以做我的专业翻译与海外客户交流,又能做我的领域专家给我提供专业意见,又可以做开发帮我实现需求,还能记录我的想法,并帮我延展,还能帮我写定制版的故事书,给小朋友读。几个信息确认下,它就会给我输出一份非常详细的报告,这样我就可以很快速的了解这个领域的全貌,如果我对某些细节要深入了解,我就找到对应部分,按照它检索内容的链接跳转过去,直接看原文资料。第四个,Cursor,这个就不多讲了,主要做一些小工具,比如Chrome插件什么的。
2025-03-17 07:08:39
335
原创 好上加好,强者越强
他原本就比别人思考的更全面,更深入,甚至能跨界,他能够提出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问题,所以AI得到的信息更有质量,AI的回答自然也就更有价值。省去了很多跟多人沟通和协作的成本,我们知道,团队里的人员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如果遇到小白选手,或者理解能力有限的同事,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沟通和解释,最终还要把他们的工作成果集成起来。我是看到团队里优秀的工程师在各种AI模型和工具的加持下,可以大块大块的生成代码,遇到一些逻辑和算法上的问题,直接通过跟AI对话,就可以自己找到解决方案。优秀同行挤占了更多一般同行的空间。
2025-03-15 07:49:38
212
原创 责任无可替代
最近看到一个段子,说一位病人拿着DeepSeek的诊断报告去质问医生,为什么医生给他看了这么多次都没有诊断出他的病因,开的药也没效果,但DeepSeek却不仅准确诊断出了他的病因,而且按照它给出的用药方案,症状还消除了,这让医生感到非常尴尬。这事真假不知道,但我觉得就纯粹把它当作一个段子来看就好了。真放到实际情况中,我想绝大多数人,但凡有点自知之明,都不会拿着DeepSeek的建议去吃药,真要这么...
2025-03-09 08:15:59
275
原创 重要的是不要失去判断力
前两天看到一张图,讲AI最快带来的问题不是取代工程师,而是“猴子有枪”,身边能力不足的同事,能用其糟糕的叙述,以极高的效率和规模,疯狂产出连自己都不明白的代码。其实我也在用 Cursor 在写一些小玩意小工具之类的,比如各种Chrome插件或小客户端。说实话我不懂前端和客户断开发,也不会调试,但是有 Cursor,我只管提出我的要求,然后不断的 accept,然后不断的运行看是不是我想要的功能。最...
2025-03-08 07:31:41
386
原创 挑出来的和留下来的
带小朋友去照相馆拍形象照,因为小孩子并不是很听指挥,或者对摄影师的指令反应没这么快,总之很难合拍。所以摄影师采取的策略就是大量抓拍,诱导各种Pose,抓拍很多照片。数量上百张,然后从其中选择想要4-6张。选照片的时候,一开始感觉都还可以,不知道该怎么挑。摄影师会说,没事,咱先把一眼看上去就不想要的筛掉,比如闭眼的、笑容僵硬的,动作不好看等等。其他但凡觉得还可以的,就先保留。那删除起来可就痛快了,然...
2025-03-02 07:08:16
272
原创 我写的不够好吗?
一、推荐信上周帮朋友写申请国外大学 offer的推荐信,那必须用 GPT 了,地道和专业的Letter翻译好发过去后,朋友却来了一句,我来调整下用词、语法和表达顺序。我问她为什么?我(GPT)写的不够好吗?她说,你一直在国内工作,而且都是本土企业,一下子写这么地道专业的推荐信出来,还有很多高级用词,审核老师一看就知道是 AI 写的,这样就不够真实可靠了,影响可信度。我说老师这么厉害?她说老师现在审...
2025-03-01 07:41:49
223
原创 聊个AGI翻译的边界问题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在讲 AGI (通用人工智能)边界的问题,也就是 AGI 能做那些事,但是哪些事又是做不了的。正好我们现在在做一个海外项目,跟海外客户要全英文交流,所以正好就从翻译这个实际场景来说说我真实的经历和感受。我们在2023年开始接触这家海外客户,到目前交付完成,其实正好经历了 AGI 从引爆(22 年底)到目前大众普遍在使用的过程。当时与海外客户沟通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面对面交流。客户...
2025-02-23 17:24:25
362
原创 分享一组得分率的数字
看到一篇网球天王费德勒去年的一个演讲,其中一段话,非常反直觉地颠覆了我对其成就和场上表现的看法。以他的成就,我本以为他在球场上大杀四方、势不可挡、无人能敌、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但实际上:在网球运动中,完美是不可能的......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打过1,526场单打比赛,几乎赢了80%的比赛......现在,我想问你们所有人一个问题......你认为我在这些比赛中赢得了多少百分比的分数?只有...
2025-02-09 10:19:55
96
原创 故障导向安全
前天跟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专家交流,他提到一个概念“故障导向安全”-Fail Safe,就是当故障发生时,做出的反应动作是导向安全的。比如在地铁和高铁这种轨道交通领域,就需要降速,甚至是立即制动停车。这一点跟互联网系统就有一些区别,互联网业务系统是允许失败,会以关键指标的成功率代表可用性,出了故障只要能快速恢复就可以。而且在效率和成本面前,是允许牺牲一部分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甚至是一定的资损。这一点在...
2025-01-24 13:58:14
1026
原创 新的一年,常想一二
这一年,甚至最近这三年下来,感觉就一个字,“快”,不知不觉一晃就过来了。今天是2024年最后一天,这两年,特别是今年,真的是不容易,更多的时候是有点难,不过总算过来了。要写的东西有很多,但想想还是记录下变化最大的东西吧,就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来写,这两方面是今年或者说这两年感受下来变化最大的两部分。先说身体上,以前感冒发烧药都不吃,多喝水和休息就能恢复,长这么大就挂过两次盐水。这两年对身体关照了很多...
2024-12-31 20:25:54
757
原创 奥运会射箭比赛还挺有意思的
昨晚看奥运会混双的射箭比赛,平时并不太关注这个项目的,只知道韩国队很厉害,跟中国的乒乓球差不多一样占据统治地位。但是昨天正好是四分之一决赛,一直到金牌,我就没换台一直看下来,发现还是很有意思的。先简单说下混双淘汰的规则:两个队伍捉对厮杀,直至决赛。比赛分5局,每局每队有80秒时间,每队共4箭,男女各2箭。4箭算总环数,总环数高者胜出得2分,低者0分,如果总分一样,两队各得1分。前4局,谁先得到5分...
2024-08-03 20:04:00
405
原创 技术带来的问题,得技术来解决
假期看得到的数字产业课程,看到如题的这么一句话,比较有共鸣,分享一下。文章里讲的是自动驾驶,自这个概念诞生那天起,我们就一直在讨论的一个“电车难题”:一列失控的电车,马上要撞上轨道上的5个人,但是你可以选择扳动道岔,让电车转到另一条铁轨上,那条铁轨上只有1个人,请问你扳还是不扳?在现代社会,我们更经常遇到的场景是:汽车失控,眼看就要撞上行人,如果紧急转向,车子可能冲进路边...
2022-05-01 22:18:00
1097
原创 比故障定位更重要的是:故障定界
前面发的Observability的文章,引起了不少的共鸣,在群里或私聊时很多朋友提到一个点:故障处理时,运维的逻辑是快速恢复,所以根因是什么不重要,但是不知道根因发生的位置在哪儿,怎么做应急处置呢?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这里我们就要区分两个经常挂在嘴边,但是确很少有人去能理解透彻的概念:定界和定位。我们讲故障时可以不用定位,指的是在故障时,不用去定位故障原因是什么,但是不...
2022-04-26 22:18:00
1745
原创 故障定责的“责”是什么责?
上篇文章《故障没有根因,别再找了》提到了定责与根因挂钩,其中有一段:“如果我们还把根因跟定责定性挂钩,不用我说,大家也能想象到,无尽的撕逼扯皮和甩锅推诿就该开始了,好好的氛围就会变得阳奉阴违,多做多错最后就是不做不错。”没想到这段话得到了更多朋友的共鸣,转发和留言中都有人重点提到这个点。所以能明显感觉到,大家苦故障久矣,苦的不是根因,苦的是定责,是定责过程中的撕逼扯皮和推...
2022-04-20 22:22:31
364
原创 故障没有根因,别再找了
在《故障复盘的简洁框架-黄金三问》这篇文章里,我把故障原因分为了两类:触发原因和深层原因。这里我并没有提到根因或根本原因,理由就是我们原本所认为的根因可能往往不止一个,可能会有多个。这个怎么理解呢?我举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我们有一台服务器宕机了,上面跑的的MySQL服务也挂了,影响了上层业务访问,花了30分钟才解决,被定性为故障。那这个故障的根因是什么呢?有的人可能...
2022-04-13 22:54:23
203
原创 为什么说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对运维没用?
本篇文章是跟浙江移动信息技术部总经理,中国移动首席专家的王晓征总交流探讨后形成。首先,再复述下本文标题,Observabilty对运维没用,如果硬要说的精确点,exactly,对绝大多数的运维没用。为啥呢?Observability的三个环节是什么?Detect发现—Trouble Shoot定位—Root Cause找到根因而真正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对于运维也好,还是对于...
2022-04-08 07:28:00
850
1
原创 聊聊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
自打去年以来,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这个概念又非常的火,按照我的感受,在运维领域,这个概念是近两年即AIOps之后,热度最高的一个了。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的运维相关的公司,都给了自己一个新的定位,就是可观测性平台,或者叫做可观测云,相对应的产品也是层出不穷。对于我来讲,我看一个趋势,往往会从落地的角度,从实际情况来分析,反向去看,而不是单纯地看技术多么酷炫。所以...
2022-03-24 20:38:00
1068
原创 聊个面试中最基本的原则问题
最近在推上看到一个工程师吐槽面试官的一段话:“感觉国内很多的面试官的心态很成问题,都是拿自己的知识上限来面试别人,比如最近在工作中刚解决了某个难题,或者这周刚学会了一个以前搞不懂的算法,就...
2021-10-29 12:07:00
107
原创 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
上周连续参加了3个会议,周二网络安全攻防演练总结大会,这个是现场参加的,周五公司的Go+发布会,还有周日GTLC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杭州分站,这两个是线上听的。好久没参加各种大会,听了下不同...
2021-10-18 09:37:56
896
原创 How Google SRE and developers work together
最近看到一个关于SRE与Dev如何协作的PPT,而且还是新鲜出炉的,这里分享给大家。对里面几页我觉得比较有启发性的内容做一下注解,或者说分享下我的理解。(分享部分在每张截图上面)全部的PP...
2021-10-14 11:30:00
136
原创 两个线上变更的小故事
最近讨论生产环境的变更动作要标准化和流程化,并逐步收归平台的问题,遇到一个有意思的有意思或者可能比较常见的小挑战:脚本和命令行方式不是很灵活,遇到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命令行解决。暂时不说观点...
2021-06-16 08:06:16
111
原创 故障复盘的简洁框架-黄金三问
最近跟团队在做很多历史故障的复盘,看怎么才能够挖掘出更深层次的一些问题。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复盘框架,这个框架之前我在我的极客时间课程中分享过,就是我提出的黄金三问(Three Gol...
2021-03-01 07:52:00
478
1
原创 从系统稳定性,转向客户稳定性
自打去年初进入到云计算这个行业,面对了更多更复杂、场景更多样化的稳定性问题,说人话就是,遇到了更多不同原因的故障。其实,这大半年来,有一个思维意识上的转变,就是从系统维度的稳定性保障,转向...
2021-02-16 12:19:20
258
原创 AIOps做根因定位靠不靠谱?
昨晚跟浙江移动晓征总畅谈很久,从狭义AIOps做根因分析引出,聊了AIOps的作用,跟SRE的关系,实践的总结,有很多共鸣,也碰撞出很多有意思的观点。结合晓征总整理的,和我记录的,形成一...
2020-11-25 20:44:05
1492
5
原创 SRE文化到底包含些什么内容?
看到一篇讲什么是SRE的文章,或者说你到底想要什么样SRE的文章,观点很不错,分享一下。其实下面这些知识点我在极客时间的专栏里都有很详细的讲解,可以关注公众号找到我的专栏链接。SRE i...
2020-07-28 09:26:43
314
原创 什么能力最重要?
最近见客户见得比较多,会发现在跟客户沟通或汇报一件事情时,这其中会有很多角色参与其中,比如销售、售前、产品、交付、架构师,甚至还有开发、售后和运维。我们会发现每个角色在其中的目的是不同的...
2020-07-26 12:37:00
137
原创 Smarter, Not Harder
分享几个最近的思考:1、关于沟通前几天从上海去深圳,一大早打车去浦东机场,一上车师傅就问我,你确认是去浦东机场,不是去虹桥吧,我说是的没错。估计师傅之前遇到过很多乘客搞不清楚虹桥和浦东两...
2020-07-25 08:59:24
355
原创 从微盟36小时故障,谈谈数据安全和备份这个事
早上被微盟运维人员删库的事件刷屏了,超过36小时,仍未完全恢复,我花了点时间从通告的信息中做了一些深入地分析解读,分享给大家。最主要目的还是想通过分析和建议,帮助大家如何能够避免这样灾难...
2020-02-25 13:50:37
1519
原创 两个有意思的类比
今天在群里闲聊当前疫情的情况,看到两个以技术思路做的类比,挺有意思的,不长,或许有些帮助。第一个,DDos和CC这次大量病例的爆发,其实就像是对医疗体系的DDos,外加CC。这种从防攻击...
2020-02-05 20:37:26
200
原创 2020新年的几天,记录一下,留个记忆的碎片
按原定正常的放假时间,今天应该是假期的最后一天,但是疫情原因,假期延长了3天,我们是2.3日开始远程办公,正常2.10日回到公司上班。最近几天其实各种信息量很大,有好的,有不好的,有值得...
2020-02-01 10:24:46
471
原创 几个感受
年前,因为新型肺炎越来越严重,公司提前两天放了假,原本定了年三十当天返程的高铁票,但是后来考虑到路程中接触的人群不可控,再加上事实情况是每天新增的病例持续上升,所以还是决定留在杭州,不去...
2020-01-25 17:53:47
152
原创 2019,收获,静静等待
我19年定目标的时候,并没定多大的目标,主要是害怕最后打脸,所以就定了要做几件事情,健身、英语和写字,现在看还是做到了,而且还超额了。不过,三件小事,虽然很小,但是因为坚持了一年,却给我...
2020-01-16 08:02:00
210
原创 问题定义概念-别被BuzzWord给带偏了
先说最近遇到的两个事情:第一个,最近几个群里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中台是什么?DevOps是什么?看到大家很多交流和探讨,整体感觉就是对于这些概念和BuzzWord,每个人,每个行业,每家公...
2019-12-20 08:16:25
431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