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USB 中可能存在哪些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请解释它们。
USB 数据传输类型
USB 中有四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
1. 控制传输
- 用途 :用于配置总线并返回状态信息。
- 管道类型 :使用消息管道。
- 传输过程 :主机向设备的控制端点发送 TOKEN 包(IN 包或 OUT 包),设备接受后开始数据传输。
2. 批量传输
- 用途 :用于以单向方式传输大量数据。
- 管道类型 :使用流管道。
- 传输过程 :主机先发送 IN 或 OUT TOKEN 包,然后设备或主机发送批量数据,最后接收方发送确认信息。
- 注意事项 :
- 低速设备无批量传输端点。
- 全速最大数据有效负载大小为 8、16、32 或 64 字节。
- 高速(USB 2.0 及以后)为 512 字节。
3. 同步传输
- 用途 :用于将时间关键数据传输到输出设备。
- 管道类型 :使用流管道。
- 传输特点 :
- 单向传输且无错误检查。
- 提供有保证的 USB 带宽访问和有限的延迟。
- 传输失败无重试。
- 支持设备 :
- 只有全速和高速设备可进行同步传输。
- 全速端点最大数据包大小可达 1023 字节。
- 高速端点为 1024 字节。
- 许多音频和视频类设备使用同步端点。
4. 中断传输
- 用途 :适用于需要不频繁发送或接收数据但有有限服务周期的设备(如键盘)。
- 特点 :
- 提供有保证的最小服务周期。
- 失败重试机制。
- 数据有效负载大小 :
- 低速设备最大数据有效负载大小可达 8 字节。
- 全速设备可达 64 字节。
45、描述USB中的物理接口线。
USB使用4线屏蔽电缆。数据通过一对具有90欧姆±15%阻抗的双绞线以差分方式传输。USB线的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 连接器引脚 | 信号 | 用途 | 线颜色 |
|---|---|---|---|
| 1 | VCC | USB设备电源(+5V) | 红色 |
| 2 | D– | 差分数据线 | 白色 |
| 3 | D+ | 差分数据线 | 绿色 |
| 4 | GND | 电源和信号接地 | 黑色 |
VCC线可为低功率设备供电,这类设备被称为总线供电设备。
- 对于USB 2.0,电压电平为5V ±5%;
- 对于USB 3.0,电压范围为4.45V至5.25V。
在USB 2.0中,一个单位负载为100mA;在USB 3.0中,一个单位负载为150mA。
- 在USB 2.0中,一个设备最多可从端口获取5个单位负载(500mA);
- 在USB 3.0中,最多可获取6个单位负载(900mA)。
46、为什么不可能错误连接 USB 连接器?这为整体设计提供了什么便利?
不可能错误连接 USB 连接器是因为:
- 上游连接使用 A 系列连接器
- 下游连接使用 B 系列连接器
A 系列和 B 系列的插头和插座互不相同,无法将 A 系列插头插入 B 系列插座,反之亦然。
这为整体设计提供的便利包括:
- 确保连接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 避免因错误连接导致设备损坏或无法正常工作
- 有利于构建正确的 USB 连接拓扑结构(如分层星型拓扑和树形结构)
- 保证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和数据传输
47、描述不同类型的USB连接器。为什么集线器应同时包含A型和B型连接器?
不同类型的USB连接器
包括:
1. USB 1.1和2.0连接器
- 类型有:标准A、标准B、迷你A、迷你B、微型A、微型B等。
- 标准连接器 :4针。
- 迷你和微型连接器 :5针,其中:
- 第5针是接地针。
- 第4针用于区分主机和从机连接。
2. USB 3.0连接器
- 标准A型 :
- 在2.0基础上内部增加5个隐藏针脚,以实现超高速传输。
- 外观与2.0基本相同,很多制造商使用蓝色塑料进行区分。
- B型连接器 :
- 在3.0中有所变化,顶部有额外突出部分。
- 增加5个针脚用于超高速数据传输。
3. 充电端口
- 2007年USB电池充电规范 引入的两种新USB端口:
- 可在无需协商的情况下提供超过0.5A的电流。
集线器连接说明
- 集线器应同时包含 A型和B型连接器 ,原因如下:
- 上游连接 使用A型连接器。
- 下游连接 使用B型连接器。
- A型插座 通常位于主机或集线器上, A型插头 位于连接主机或集线器的电缆末端。
- B型插座 位于USB设备上,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81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