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
文章平均质量分 82
计算机网络
PWRJOY
如对某些文章有见解/困惑,欢迎互相交流进步。
展开
-
我们是如何连上WiFi的?
SSID就是WiFi的名称,扫描SSID就是发现WiFi的过程,分为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WiFi有2.4G和5G等频段,2.4G频段的范围是2.400GHz-2.497GHz;每20MHz划分为一个信道,一共14个信道,中国只用1~13信道;从图中可以看出,各信道之间可能有重叠,但如果间隔使用比如1、6、11是相互独立的;【Wi-Fi 802.11协议】管理帧 之 Beacon帧详解_小海贼~的博客-优快云博客_beacon帧这篇把Beacon帧说的很详细了,我只截取一张图说明Beacon帧中包含的信息;原创 2022-06-01 14:54:23 · 3327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LAN,以太网
1、MAC地址、ARP32位IP地址,是网络层地址,使数据报到达目标IP子网,这是前n-1跳的问题;从子网中达到目标节点,也需要地址呀,这是最后1跳的问题;LAN(MAC/物理/以太网)地址:使帧从一个网卡传递到另一个网卡(同一物理网络中);48位MAC地址一般是写死在网卡的ROM,有时也可通过软件设定;路由器有不同的接口,对应着不同的MAC地址,下图是数据包转发过程中IP地址与MAC地址的变化.原创 2022-05-20 13:59:40 · 985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多点访问协议
1、一个子网内部链路连接的形式1.1、点对点拨号访问的PPP; 以太网交换机和主机之间的点对点链路;1.2、广播(共享线路)传统以太网 HFC上行链路 802.11无线局域网2、MAC(媒体访问控制/多路访问)协议分类信道划分:把信道划分成小片(时间、频率、编码),分配片给每个节点专用; TDMA、FDMA、CDMA、WDMA; 随机访问:信道不划分,允许冲突;(冲突后有恢复机制) 时隙ALOHA、ALOHA; CSMA、CSMA/CD、CSMA/CA; 线缆原创 2022-05-19 16:37:13 · 48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链路层服务、差错检测纠正
1、点到点连接、多点连接WAN广域网:采用点到点的网络连接方式; 带宽大、延时大(距离远);LAN局域网:一般采用多点连接的方式; 接到共享性介质(网络交换机)上,就可以连接所有其他节点,方便;多点连接网络的链路层功能比较复杂:要协调各节点对共享介质的访问; 如果冲突了如何协调; 令牌方式:令牌的产生、占有、释放等;2、链路层服务数据链路层,负责从一个节点将PDU(帧)通过链路,发送到另一个节点;链路接入:如果采用共享性介质,如何获得信道访问权; 成帧:将数原创 2022-05-18 16:01:14 · 712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路由选择协议:RIP/OSPF/BGP
1、路由选择协议路由选择算法有link state和distance vector两种,基于这两种算法会有不同的路由选择协议,按照网络的层次,协议划分为:因特网中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选择:RIP、OSPF; ISP网络运营商之间的路由选择:BGP;什么是自治系统(AS)?Internet 是由不同网络组成的网络,自治系统是组成 Internet 的大型网络,通常由 ISP、大型企业、政府机构运营。更具体地说,自治系统(AS)是具有统一路由策略的巨型网络或网络群组,连接到 Internet原创 2022-05-17 20:39:13 · 1180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路由选择算法
1、路由1.1、路由的概念路由:按照某种指标(传输延迟、跳数、拥塞程度)找到一条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较好”的路径。路由器连接子网,主机在子网当中,主机之间的路径,可以等价于源子网到目标子网的路径;1.2、路由选择算法的原则正确性:路径能正确导向目标IP,且没有处理不了的目标IP; 简单性:算法简单,最优但复杂的算法延迟很大并不实用; 健壮性:能适应网络拓扑的变化,带宽的变化; 最优性:某个指标最优(可次优);2、网络拓扑的一些概念2.1、网络拓扑图的概念节点:路原创 2022-05-17 14:30:15 · 972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IP协议
1、IP协议在网络层中的位置2、IP数据报的格式IP协议版本号:4bit;IPv4网络这个值是0100;头部长度:4bit,以4字节为单位;没有option时是20个字节所以一般为20/4=5=0x101;type of service服务类型:8bit,有优先权、低延迟、高吞吐量、高可靠位; 在实际中已经不用了,因为...原创 2022-05-16 21:30:36 · 540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路由器组成
1、通用路由器体系架构路由:运行路由选择算法/协议(RIP,OSPF,BGP),生成路由表;转发:根据路由表进行分组的转发,选择从输入到输出的链路;2、输入端口2.1、输入端口的功能物理层:bit级的接收,将物理信号转化为0/1的数字信号; 数据链路层:对比特流的数据解封装; 判断帧头帧尾,CRC校验; 判断帧中的MAC地址和路由器的MAC是否一致,要不要接收; 取出IP数据报交给网络层; 网络层:排队,根据IP数据报头部的信息,在路由表中查找合适的输出端口进行原创 2022-05-16 12:17:23 · 327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网络层概述
1、网络层的服务在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之间,传送TCP段(segment)或UDP的数据报(datagram);在发送端,将段封装到数据报中;在接收端,将段交给上层;中间要经过多次封装、解封;网络层协议存在于每一个主机和路由器;路由器检查每一个经过它的IP数据报的头部;2、传统网络层的功能路由:使用路由选择算法计算出路由表,来决定分组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路径;转发: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将分组从输入接口转发到合适的输出接口;控制......原创 2022-05-16 08:49:45 · 280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TCP拥塞控制
1、TCP拥塞控制拥塞控制有两种方式,一是端到端,二是网络设备提供拥塞信息;(TCP是端到端拥塞控制)检测拥塞程度及控制轻微拥塞,如何降低发送速率; 拥塞,如何降低发送速率; 不拥塞,如何增加发送速率;2、如何感知拥塞?超时:拥塞超时大概率是网络拥塞,路由器无缓冲空间丢弃了;小概率是某一级校验出错,丢弃了;将超时认为是网络拥塞,有一定误判,但大概率是对的;3次冗余ACK:轻微拥塞有出现丢包的情况,但网络仍有一定的传输能力,属于轻微拥塞;丢包也可能是网络拥塞原创 2022-05-15 21:23:53 · 324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拥塞控制原理
1、拥塞控制原理拥塞:太多的数据需要网络传输,超过了网络的处理能力;拥塞的表现:分组丢失(路由器缓冲区溢出); 分组延时较长(路由器队列中排队);2、拥塞场景1前提:路由器缓冲无限大:不丢失; 发送端没有超时重传;现象:发送端发多少数据,接收端就接收多少数据,拥塞时延时很大;3、拥塞场景2前提:路由器缓冲有限,分组会丢失; 发送端超时重传;现象:路由器缓冲满,分组丢失,发送端超时重传; 分组排队延时过长,发送端超时重传,最后2个分组都到.原创 2022-05-15 12:03:15 · 372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面向连接的传输TCP
1、TCP概述进程到进程的通讯; 可靠的,按顺序的字节流,没有报文边界; 流水线方式:TCP拥塞控制、流量控制,设置窗口的大小; 全双工:在同一连接中数据双向流动; 面向连接:在数据交换之前,通过握手(交换控制报文)初始化发送方、接收方的状态;2、TCP报文段结构序号:本TCP报文段第一个数据 在应用层报文中的字节序号; 以MSS(最大报文段大小)为单位切分段;MTU 最大传输单元:以太网最大传输单元是1500字节;MSS = 1500 - 20(...原创 2022-05-14 17:40:24 · 41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可靠数据传输原理
可靠数据传输RDT可靠数据传输在应用层、传输层、数据链路层都很重要;是网络TOP10问题之一;咋了,在网络层、物理层不重要?不是,应该是这两层有更侧重的方面。效率啥的XXXXXXXXX信道的不可靠特点,决定了可靠数据传输协议的复杂性;...原创 2022-05-13 12:23:31 · 629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无连接传输UDP
1、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1.1、UDP提供的服务在IP层基础上添加多路复用解复用、差错控制; 没有握手(没有建立连接),无建立延时; 头部小仅8字节,开销小; 可能丢失、可能乱序;既使用UDP又想可靠传输:在应用层实现可靠性;1.2、UDP的应用场景流媒体(丢失不敏感、速率敏感、应用可控制传输速率); DNS 域名解析、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快速、一次性传输少量数据的网络应用);1.3、用户数据报的含义UDP(U原创 2022-05-12 10:52:52 · 199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传输层服务
1、传输层服务1.1、什么服务?为不同主机上的应用进程提供逻辑通讯;发送方:将应用层的报文分成报文段,交给网络层; 接收方:将报文段重组成报文,交给应用层;1.2、具体服务项目有?TCP多路复用、解复用; 建立连接; 拥塞控制; 流量控制;UDP多路复用、解复用;2、传输层和网络层的对比网络层:主机间逻辑通讯; 传输层:进程间逻辑通讯,对网络层的服务进行加强(数据丢失、顺序混乱、加密);在传输层的层面,对于网络延迟和带宽无法优化;...原创 2022-05-11 21:05:34 · 36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Socket编程
0、Socket 编程概述应用进程使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才能够交换报文,实现应用协议,实现应用;应用进程A 使用Socket API 接口与另一个用进程B 通讯;2种不同的传输层服务,分别对应于TCP Socket(可靠、字节流)和UDP Socket(不可靠、UDP数据报);1、TCP Socket 编程步骤服务器先运行,创建欢迎socket等待建立连接;创建欢迎socket,和本地IP及端口捆绑;在欢迎socket上阻塞式等待用户的连接;客户端主动和服务器建立连原创 2022-05-11 15:25:20 · 231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CDN
1、多媒体流化服务:DASH(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 over HTTP)多媒体中90%都是视频,对于这样大的流量传输,可以对视频本身压缩后传输;从空间上压缩(一个画面内):对于重复的像素数据,可以只发送一个像素和重复的个数;从时间上压缩(相邻画面间):提取画面前后改变的部分;但是随着用户、视频的增多,即便是压缩传输也不能满足了,于是出现了多媒体流化服务Dash;1.1、服务器将视频文件分割成多个块;(比如10s一个片段) 每块独立存储,根据不同码原创 2022-05-10 22:12:08 · 696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P2P
1、P2P没有(或极少)服务器,利用大量Peer节点相互服务,用户量可以扩展到很多。举例:文件分发(BitTorrent)、钉钉、流媒体(KanKan)、VoIP(Skype)2、文件分发时间N个数据量为F的文件分发;上载速度upload,记为u;下载速度download,记为d;为客户端最小的下载速度;2.1、C/S模式服务器分发N个文件的时间 t1:;客户端接收文件的时间 t2:;传完N个文件至少需要的时间:max{t1,t2(min)}...原创 2022-05-10 16:26:46 · 809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DNS域名解析
1、DNS(Domain Name System)DNS的必要性IP地址标识主机、路由器,但IP不好记忆不便于使用,所以使用有意义的“字符串”来标记IP地址,DNS负责将域名解析为IP;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应用:Web、FTP、.........原创 2022-05-09 17:06:26 · 690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email
1、email组成用户代理:用于发送和接收邮件的应用,例如Outlook、Foxmail; 邮件服务器:存储用户代理发送的邮件,发送邮件到目标邮箱; 协议:SMTP(简单邮件发送协议)、POP3(邮局访问协议)/IMAP(邮件访问协议)/HTTP;2、邮件发送/接收过程2.1、邮件发送发送方用户代理,发送给(发送方)邮件服务器,(发送方)邮件服务器再发给目标(接收方)邮件服务器; 协议:SMTP2.2、邮件接收接收方的用户代理,从自己的(接收方)邮件服务器中对应的邮..原创 2022-05-08 19:49:46 · 1037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FTP
1、FTP 文件传输协议应用层协议,TCP连接方式,功能是实现文件共享服务。1.1、主动模式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21号端口建立控制通道(传输用户名和密码以及控制指令),然后服务器再通过20号端口传输数据。1.2、被动模式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21号端口建立控制通道,服务器开启端口,等待客户端主动连端口传输数据。2、FTP命令在控制连接上以ASCII文本的方式传输;USER username PASS password LIST:请求服务器返回文件列表;..原创 2022-05-08 16:03:42 · 825 阅读 · 1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Web和HTTP
1、Web的一些概念1.1、对象对象可以是HTML文件、JPG文件、Java小程序、音频、视频等;1.2、Web页Web页由一些对象组成,包含一个基本的HTML文件,这个HTML文件又包含一些对象的链接(引用); Web应用程序Web应用程序,只需浏览器就可以访问的应用程序;1.3、URL通用资源定位符通过URL对对象进行引用,格式:协议、用户口令、主机名、路径名、端口等;2、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的概念属于Web的应用层协议; 客户...原创 2022-05-08 15:07:21 · 936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_应用层原理
1、C/S 客户/服务器模式1.1、服务器要一直运行; 有固定的IP和周知(约定)的端口号;存在的问题:性能问题:随着访问用户的增加,性能在到达阈值之后急剧下降; 扩展性:可扩展性差,用户多了之后服务器容量、服务器本身、网络的带宽等都要优化; 可靠性:一旦服务器宕机,所有的用户都无法访问;1.2、客户端以间歇的方式,主动和服务器通信; IP可能是动态的; 不与其他客户端建立连接;2、对等体系结构(几乎)没有一直运行着的服务器; 任意端系统之间可以通信; 每个原创 2022-05-07 23:00:27 · 216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note——P1~P11
分层应用层 应用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运输层TCP/UDP 运输层 网络层 网际层IP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接口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物理层 OSI七层协议体系结构 TCO/IP四层协议体系结构 五层协议体系结构 ...原创 2022-05-07 17:13:32 · 825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