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C VCO调试小结

本文总结了Class-C VCO的调试经验,包括L和C的选择、VCO输出幅度计算、噪声分析、滤波电容的影响、PMOS使用注意事项、尾电流源设计以及变容管接入策略。还探讨了振幅不稳定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强调了电流镜噪声问题及MOS管作为电容的优缺点。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确定L的原则:根据需要的输出幅度,以及电流要求,按照Vout=R*I计算L值。根据L确定C。

2、VCO输出电压幅度计算有两个限制,一个是电流*寄生电阻,一个是MOS管本身的限幅特性。工作在两个限制的临界可以获得最优的相噪--功耗平衡。

3、可以在pnoise仿真后选result-print-noise anlysis下看输出报告,确定每个管子的噪声影响。

4、增加栅极反馈电容可以加快起振,增大输出幅度,改善相噪。

5、两个滤波电容取值需要注意,过大会造成不稳定。

6、使用PMOS会明显改善flicker noise。但缺点是会造成输出峰值低于地,不注意的情况下会造成sub和源漏的击穿。(如果采用差分电感中心抽头直接连尾电流或者地的方式)

7、尾电流源要不要加?尾电流源建议取比较大的尺寸,可以降低flicker noise.

8、变容管不宜直接接入,可以串合适的电容后再加。

9、FOM1一般做到185。如果电感Q值很高,可以做到190.。一般190是极限。

10、CMOS耦合结构可以省功耗。但也限制了输出幅度,相噪无法改善。

\\\\\\\\\\\

2018/12.18更新

1、上述结构造成振幅不稳定。环路带宽过宽。尝试发现在峰值反馈处加RC低通缩小带宽(MHz)左右才能稳定。具体原因有待计算。

2、Hooman Darabi的射频

Class-C 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是一种基本的集成电路芯片,其功能是通过控制输入电压来产生频率可调的稳定信号。它通常用于各种射频(Radio Frequency)传输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中。 Class-C VCO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频率合成器、振荡电路和控制电路。频率合成器是用于生成所需的输出信号频率的电路,其频率可以通过控制电路的输入电压来进行调整。振荡电路则是实际产生高稳定性振荡信号的核心部分。而控制电路则用于调整振荡电路中的电路参数,以便使输出信号的频率保持稳定。 使用Class-C VCO的主要好处是其频率可调性。通过改变控制电路的输入电压,可以实时地调整输出信号的频率。这使得Class-C VCO成为很多无线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件,如射频发射器中的频率合成器、调频调制器和频率转换器等。 此外,Class-C VCO还具有高频率稳定性和低噪声特性。高频率稳定性意味着输出信号的频率在时间和环境变化下保持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低噪声特性意味着输出信号具有较小的干扰和杂散噪声,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Class-C VCO是一种功能强大的电路芯片,可以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为系统提供高频率合成、频率稳定和低噪声的信号源。它无论在射频传输还是数字通信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