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自组织:理念、原则与实践
团队中的涌现现象
将涌现概念应用于团队时,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首先是无需中央规划的集体决策。例如行军蚁的群体突袭,这是动物界最大规模的有组织行动之一,但没有一只蚂蚁能对整个行动有全面的认知。同样,团队成员可能也没有对整个项目的完整认知。然而,通过成员间的互动,即便每个人掌握的信息不完整,也常能形成良好的计划。
从人类意识研究可知,多种相互冲突的观点可能会形成一个(看似)单一的整体系统观点。丹尼尔·丹尼特和马文·明斯基都认为“单一意识流”是一种错觉。丹尼特提出实际上存在“多重草稿”的意识,大脑将这些对世界的多重解读整合为我们所说的一个身份或“自我”。明斯基也有类似观点,他称之为“心智社会”。
团队中对世界的多种观点也能整合为单一的团队观点。团队身份虽是一种错觉,但对项目有实际影响。就像人类意识因底层的多重草稿而有效运作一样,团队身份也因底层不同的观点而发挥作用。
此外,一个系统的整体可能大于部分之和。大脑有稳定的 8 - 12 Hz 的“阿尔法波”,尽管它由许多放电速率不同的神经元组成,但涌现出的阿尔法节律比任何单个神经元都更可靠。同样,一个团队的整体表现往往优于任何单个成员的最佳表现,德马科和利斯特将其称为“紧密协作的团队”,这种团队成员间联系紧密,整体生产力高于成员各自单独工作时的总和。
最后,涌现属性通常难以预测。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但氢和氧原子的属性无法预测水的诸如结冰和沸腾等状态变化。团队也是如此,不能通过单独分析成员来预测团队的行为,团队的涌现行为是成员间互动的结果,团队的文化、流程、形象甚至名称等都难以在组建团队时预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