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数据与Kubernetes:变革与准备
1. Kubernetes数据存储的改进与优势
在过去,底层块存储的实现存在诸多问题,从高性能的NVMe磁盘到老旧的5400 RPM旋转磁盘,其性能和表现差异巨大,且难以预测。不过,Kubernetes在过去几年中着重解决了这些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改进。
随着存储类等功能的加入,我们能够满足对性能、容量或两者的特定需求。通过自动化,可避免容量不足的情况。容量管理至关重要,它不仅涉及初始化所需容量,还包括在需要时进行扩展。一旦存储容量耗尽,所有操作都会停滞。
Kubernetes的分布式特性与数据存储相结合,为自我修复提供了更多可能。自动化备份和快照功能让我们能够应对潜在的数据丢失情况。将计算和存储放在一起可降低硬件故障风险,并在故障发生时自动恢复到所需状态,这使得Kubernetes的数据存储方面更具吸引力。
2. 云原生数据组件类型
云原生应用的数据基础设施可分为以下几类:
- 持久性存储 :这是数据基础设施的常见类型,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和Postgres)和NoSQL系统(如Cassandra和MongoDB)。由于严格的资源要求,这些数据库在Kubernetes环境中一直是最难集成的部分,但它们对于运行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 流式处理 :其基本功能是实现数据从一点到另一点的高速移动。流式系统根据用例提供多种交付语义,数据可以交付给多个客户端,也可以仅交付一次。流式处理还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处理,以满足对数据快速洞察的需求。例如,Apache Flink™和Apache Kaf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