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SLAM与视觉SLAM基本概念及算法解析
激光SLAM与视觉SLAM基本概念
激光SLAM
- 基本概念:基于激光雷达(LiDAR)的SLAM技术,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信号,生成环境的点云数据,利用点云匹配和几何特征实现定位与建图。其核心优势是测距精度高(可达厘米级)、对光照变化不敏感,但成本较高,且动态环境适应性较弱。
- 传感器:2D/3D激光雷达(如Velodyne、SICK、国产RPLIDAR)。
视觉SLAM
- 基本概念:基于摄像头(单目、双目、RGB-D或鱼眼相机)的SLAM技术,通过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光流跟踪或直接法计算相机位姿,并构建环境地图。其优势是成本低、信息丰富(含纹理和颜色),但受光照变化、动态物体和弱纹理环境影响较大。
- 传感器:单目/双目相机、RGB-D相机(如Kinect、RealSense)。
激光SLAM主流算法及实现方式
算法 | 实现方式 | 应用场景 | 特点 |
---|---|---|---|
Gmapping | 基于粒子滤波(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分离定位与建图,依赖里程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