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从技术经理又被干回大头兵的?!

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今天要分享是我的一个程序员读者的真实故事,他在北京某大型互联网公司,1年前他被领导从大头兵提拔为技术经理,上个月年又回到大头兵的位置,他非常难受,把所有的经过分享给我,希望我写一篇文章。

分享给那些可能有同样遭遇的程序员/产品经理朋友们,我相信是非常价值的。

下午的文章以我的读者的口吻,第一人称来写。

1、突然被提拔为经理

2024 年 7 月份的时候,我突然被领导的领导也就是部门总监叫到办公室,让我担任商家后台运营系统的技术负责人,title 是经理,但是暂时不给人事权和考核权,美其名曰先看看我的表现,还说我的领导要离职了。

我那时候是又兴奋又害怕,因为我只是业务熟一点,技术好一点,在这个公司时间长一点,有  5 年多了,但是管人啊,研发流程啊,和产品沟通呀等等基本都很菜。

想了一晚上之后,经历各种思想斗争,我还是答应了,毕竟我都 36 了,也许只有这么一次向上的机会,我得抓住。

还记得那天我特别开心,找了很好的朋友吃饭,聊这事,最终我们一致觉得有机会就干,怕什么?男人往前冲就是了。

2、很努力,但是问题不断

刚接手这个项目和团队,我的团队除了我有 7 个人,有 2 位和我之前级别差不多,有 3 位低我一个级别,还有 2 位刚毕业不到一年属于萌新。

基本上,除了 2 位级别一样还是可以搞定的,这两位就不太听话了,比如在架构评审时就老是认为我说的不对,坚持他们的想法,我就觉得没有权威,很是纳闷!

再有,特别是去年下半年,我下属弄了 3 次线上事故,有一次是 P1 级别,其他都是 P2,领导当时就想找人换我了。因为下属的错都是我这个负责人不合格呀。为此,我也找了很多资料来学习,但是问题还是不断有,还是缺乏系统化的方法呀。

还有就是,有一位老员工不太满意我的工作分配,提离职了,离职前还找总监告我状,说我不会带团队。

这还没完,和我合作的产品经理,我们明面的合作的挺好的,但是领导和我说,她在背地里说我管理不行,产品思维不行,交付的质量也不高,我当时气的都要炸了。

基本这一年多,我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最后搞成这个样子,我也是醉了!

3、被打回大头兵原形

就在 8 月底,总监领导找我聊了一下,问我这一年多“事故率下降多少、发布效率提升多少,对业务的核心指标贡献多少”,我回答的吞吞吐吐。

之后还说新的经理(某头部互联网公司来的)要来了,我继续去做之前的开发工作,管理和沟通都交给他,让我好好辅佐他。

所以,这个月,我都在配合新领导让他尽快熟悉工作,但是我感觉,我后面的价值不大了,我也已经 36 岁了,出去找工作竞争力一般,毕竟我也才差不多 P7 的能力水平。

但是,没办法,留不留的下来还是要看新领导,再有,我觉得待着也难受的,毕竟我从经理到岗位被干起来了,我非常不甘心,但是确实能力不行啊。

也许,一切都是应该发生的吧。

4、复盘总结

最近几周,每天都失眠,非常焦虑。

我复盘了一下最重要的三个原因:

1. 火线晋升却没有“权力缓冲”  

总监把我(技术骨干)直接推到管理岗,却没给配套资源(教练、过渡期双轨汇报),本质是把个人置于“零容错实验场”——失败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设计的组织系统设计缺陷。

2. 把“带队”误当“带队写代码”  

我用写代码的线性思维解决管理非线性难题:靠加班、靠个人英雄、靠命令式分任务,忽略了“对齐目标—建立信任—共享成功”的三步管理杠杆,导致同级不认同、下属不买单、跨部门不买账。

3. 没有“可量化战功”就失去话语权 

一年忙到头,却拿不出“事故率下降多少、发布效率提升多少”等管理硬指标,最终无法在高层心中证明自己的管理 ROI,只能被“回滚”到原来的岗位上。

还有就是我对团队的未来整体规划也不行,这或许是领导放弃我的最大原因了。

希望,我的故事对你成长有借鉴意义,如果你有什么想给我建议的或者想说的,评论区留言,我都会看到的,感谢~

回见~若觉得不错,请点赞或分享,分享给你身边需要的朋友们~

关于我:一个 IT 从业 20 年的互联网老兵,1 号店架构师/前饿了么/贝壳找房技术总监,我叫程军,百度可查,目前一人企业,自由职业者,全网粉丝 20 万 +。

一个灵魂非常有趣,敢于折腾的男人~

【四轴飞行器】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的建模与仿真展开,重点介绍了基于Matlab的飞行器动力学模型构建与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对四轴飞行器非线性运动方程的推导,建立其在三维空间中的姿态与位置动态模型,并采用数值仿真手段实现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行为模拟。文中详细阐述了系统状态方程的构建、控制输入设计以及仿真参数设置,并结合具体代码实现展示了如何对飞行器进行稳定控制与轨迹跟踪。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多种优化与控制策略的应用背景,如模型预测控制、PID控制等,突出了Matlab工具在无人机系统仿真中的强大功能。;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尤其适合从事飞行器建模、控制算法研究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四轴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建模的教学与科研实践;②为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如姿态控制、轨迹跟踪)提供仿真验证平台;③支持高级控制算法(如MPC、LQR、PID)的研究与对比分析;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到的Matlab代码与仿真模型,动手实践飞行器建模与控制流程,重点关注动力学方程的实现与控制器参数调优,同时可拓展至多自由度或复杂环境下的飞行仿真研究。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