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空降 3 个月把团队从 15 人干到 2 人!

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部分敏感内容删除),这故事是我一位读者提供的。

他的领导(某创业公司技术产品负责人)成功把 15 人的团队管理到只有读者和他领导 2 人,这个领导管理的能力是真的强呀!

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那要从一年说起,这位领导简称 A,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做的游戏相关的业务,公司技术团队除了 A 共 14 人,前端/安卓/ iOS/美工共 4 人,后端 6 人,测试 2 人,产品 2 人。

A 从杭州某游戏互联网公司空降,第一件事是,他的第一步是改造研发流程,把之前他在大公司熟悉的那套敏捷直接搬到公司,殊不知敏捷对团队成员要求很高,还要一位对于敏捷非常熟悉的人,可是没有,这导致大家非常不适应,没多久就有 2 位同事离职了。

第二件事,因为某一些程序员写代码不小心引入了一个重大 bug ,导致系统宕机了 2 小时,他直接罚款那名程序员 3000 块钱,但是之前公司并没有公布过这种惩罚机制,大家对这事非常不满,但是也不敢提意见,都偷偷找工作,就这样又有 2 人提出了离职。

第三件事,因为老板要做一个紧急新功能并且要求 3 天完成,但是那功能团队评估了下至少要 7 天,A 并没有和领导沟通这个事的困难所在,而是让大家加班加班加班,因为大家多次加班到凌晨赶进度,最后产品顺利上线了,可是因为时间紧有一些小 bug ,他又在群里骂人,事后得知是 A 的领导先骂了 A ,他找出气筒,这一次彻底失了人心,一下子又离职了  2 人。

与此同时,A 开始大量面试,2 个月时间没有招到一人,因为人家一看这技术团队人太少, 不是放鸽子就是接了 offer 不来了。所以每次当 A 得知又有人不来时,在办工位上勃然大怒。

就这样,还没到三月,公司就离职了 9 人,就只剩下提供本故事的读者一个人,无奈,公司的项目还要做,A 自己开始写代码,还找了 5 个外包来继续做项目,但事实上听老板的助理说,老板也看不爽他了,据说秘密在招技术负责人了 ,但是 A 浑然不知。

后来,才知道这位 A 并没有什么管理经验,之前在某大公司大头兵一个(P6+的能力水平),但是在公司没有啥上升空间,于是想去小公司试试机会,小公司招到 A 之后如获至宝!

根据军哥的经验,一名技术人从技术转到管理,肯定要踩坑的,我总结了一下,他踩到了 3 个大坑:

1、想用经验解决不同场景下的问题

事实上,敏捷和瀑布开发都有适用场景,而敏捷对研发成员的要求还有基础设施是非常高的,A 不问青红皂白,就用在之前大公司熟悉那一套敏捷方法,但是因为环境和员工能力问题,好流程不一定适合当下公司的场景,这是错误的第一步。

2、奖惩制度要先制定,再实施

这个坑,真的不应该踩呀!

任何的管理制度都必须做到事先公布,做到透明执行,之后谁犯了错该罚的罚,谁做的好,就该奖励。从这件事中,我们看到是想罚就罚,你们公司是不是也是这样?

我想大概率是 A 被自己领导骂了,于是开始拿下属出气,让下属背锅!!

3、向上管理偏弱,下属面前是只虎,领导面前变成羊

向上管理最怕是对自己的领导言听计从,无法影响自己领导,这样的管理下属就倒血霉了!

比如,上文中关于这个紧急需求很明显 3 天搞不定,就应该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去说服/去影响领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拿出依靠目前资源无法做到的客观事实,然后看看能不能给团队争取时间或者裁剪功能,而不是啥也不说,在领导面前乖的像孙子一样,在下属面前装老虎。

大家都打工的,不是卖命的!谁不是从基层做起来的,这点同理心没有么?相煎何太急呀!

回见~若觉得不错,请点赞或分享,分享给你身边需要的朋友们~

关于我:一个 IT 从业 20 年的互联网老兵,1 号店架构师/前饿了么/贝壳找房技术总监,我叫程军,百度可查,目前一人企业,自由职业者,全网粉丝 20 万 +。

一个灵魂非常有趣,敢于折腾的男人~


更多精彩,关注我公号,一起学习、成长

【四旋翼无机】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机:建模与控制研究(Matlab代码、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机展开研究,重点探讨其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结合Matlab代码与Simulink仿真实现。文章详细分析了无机的动力学模型,特别是引入螺旋桨倾斜机构后带来的全驱动特性,使其在姿态与位置控制上具备更强的机动性与自由度。研究涵盖了非线性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如PID、MPC、非线性控制等)、仿真验证及动态响应分析,旨在提升无机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同时,文中提供的Matlab/Simulink资源便于读者复现实验并进一步优化控制算法。; 适合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Simulink仿真经验的研究生、科研员及无机控制系统开发工程师,尤其适合从事飞行器建模与先进控制算法研究的专业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全驱动四旋翼无机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平台搭建;②研究先进控制算法(如模型预测控制、非线性控制)在无机系统中的应用;③支持科研论文复现、课程设计或毕业课题开发,推动无机高机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档提供的Matlab代码与Simulink模型,逐步实现建模与控制算法,重点关注坐标系定义、力矩分配逻辑及控制闭环的设计细节,同时可通过修改参数和添加扰动来验证系统的鲁棒性与适应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