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军哥,我可能……真的要撑不下去了。”
电话那头,我一位 40 多岁的好朋友,前某大厂技术总监,声音里带着久未谋面的疲惫。他从上家公司离开后,求职简历投了上百份,面试却寥寥无几。一晃眼,1 年多过去了。
更现实的是,200 多万的房贷、孩子的学费、一家老小的开销,像一座座无形的大山,每月近 2 万的固定支出,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还说,如果到春节之前还没有找到,就要自己创业了,开始的话就几个人搞搞,虽然知道这条路也很难,但是一直没有工作,不是个事。
我一直在思考,难道对于大龄程序员,最后的救赎只能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吗?
另外,他看我个人 IP 做的还不错,人生的路子一直顺风顺水的,想跟我请教请教这里面有什么规律是可循的?
所以,才有今天的这篇文章!
我们开始了哈~
我认为要,要破解“ 35 岁危机”还有这位朋友的“ 40 岁危机”这个问题,本质就是收入太单一,或者自己离开公司平台就很难获得原来差不多的收入罢了。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纳为以下三句话:
第一句是赚短期的钱(当前),
第二句是谋中期的局(花1/2年做规划),
第三句是筑长期的墙(花3/4年去执行)。
怎么理解呢?
当你到了 35 岁左右,再去找一份自己非常满意的工作其实会比较困难。
所以,至少在 30 岁的时候,就应该开始思考:我现在赚钱靠的是什么?
是凭借过硬的技术,精深的业务知识吗,还是依靠不错的管理能力?
接下来,你需要花 1/2 年做计划也就是布局,这个布局可能是学更有竞争力的技术或者其他技能或打造除了主业之外收入的能力,然后在未来 3/4 年,自己应该学习什么新技能,具备什么优势,这样你到了 35 岁就没有危机。
然后,当你 35 岁了,你又需要按上面的做法再做一次,可能之前路径都不对了,你要重新思考和破局!
这样,你的人生规划就会更加清晰,也能避免陷入困境。
所以,30 岁时就应该思考:我现在赚钱靠的是什么?未来,我应该巩固哪方面的技能,才能持续赚钱?
到了 35 岁,这些技能/优势巩固之后,我该如何避免被社会淘汰,避免陷入“ 40 岁危机”呢?以此类推。。。
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要明白如何赚短期的钱,谋划中期的布局,以及注重长期的优势的积累也叫护城墙或者护城河。
当然,这个思路其实适用于各个年龄段。
比如,当你 25 岁刚毕业的时候,就应该开始有这样的思考。30 岁、35 岁也都要持续这样的思考。
如果你能一直这样做,危机就会少很多,人生大概率幸福多一点,虽然很多人,包括我年轻时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但只要从现在开始行动,我相信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一定会比同龄人更好一些。
最后,总结一下:
回过头看我的朋友,他的问题恰恰是长期依赖于“技术总监”这个单一平台身份,而忽略了提前构建“短期变现、中期布局、长期筑墙”的立体收入和安全体系。
创业不是无奈之下的退路,而应该是中期布局深思熟虑后的主动出击。如果他能在 30 岁或 35 岁的节点上,就有意识地去实践这个框架,那么 40 岁的他,面临的将是选择,而不是压力下的被迫抉择。
回见~若觉得不错,请点赞或分享,分享给你身边需要的朋友们~
关于我:一个 IT 从业 20 年的互联网老兵,1 号店架构师/前饿了么/贝壳找房技术总监,我叫程军,百度可查,目前一人企业,自由职业者。
一个灵魂非常有趣的人~
需要付费修改简历或者 1 对 1 陪跑请联系我或咨询职业规划或提升技术管理能力可以私信我。
更多精彩,关注我公号,一起学习、成长

4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