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格基约化算法的概率分析
1. 密度类型与标准密度
存在一种类型为 $(r, g)$ 的密度。我们经常会处理赋值为 $r$ 的标准密度,记为 $f_r$,其表达式为:
[f_r(z) = \frac{1}{A(r)}|\Im(z)|^r]
其中
[A(r) = \iint_{B \setminus F} y^r dxdy]
当 $r = 0$ 时,在 $B \setminus F$ 上是均匀分布,且 $A(0) = \frac{1}{12}(2\pi + 3\sqrt{3})$。当 $r \to -1$ 时,$A(r) \approx \frac{1}{r + 1}$。
与密度 $f$ 相关的(连续)模型用 $\langle f \rangle$ 形式的下标表示,当赋值为标准密度 $f_r$ 时,模型用 $(r)$ 形式的下标表示。离散模型用两个下标表示,即整数大小 $M$ 和描述函数 $f$ 的下标。
2. 二维 Ajtai 模型
该模型对应于基 $(u, v)$,其行列式 $\det(u, v)$ 满足:
[\frac{|\det(u, v)|}{\max(|u|, |v|)^2} = y_0]
其中 $y_0 \in [0, 1]$。
在复框架下,这导致在 $B \setminus F$ 上的密度 $f(z)$ 形式为 $f(z) = \text{Dirac}(y_0)$,其中 $y_0 \in [0, 1]$。当 $y_0$ 趋于 0 时,该模型趋于“一维模型”(此时 $u$ 和 $v$ 共线),高斯算法也“趋于”欧几里得算法。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