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特征提取:相位一致性与局部特征检测
1. 相位一致性(Phase Congruency)
在计算机视觉的图像特征提取领域,传统边缘检测器存在一些固有问题,如轮廓不完整、需要选择性阈值处理以及对噪声敏感等。而且,由于图像中局部光照变化多样,单一阈值往往无法适用于图像的所有区域。因此,进一步改进低级特征提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位一致性是一种特征检测器,具有两个主要优点:一是能够检测广泛的特征;二是对局部(且平滑)的光照变化具有不变性。从名称可以看出,它是基于频域和相位(也称为时间)的考虑推导而来的。
1.1 相位一致性原理
通过傅里叶变换分析,任何函数都可以由不同频率的正弦波的可控叠加组成。以一维特征检测为例,对于阶跃函数,其组成频率必须同时变化才能形成边缘;对于峰值,其组成频率必须同时达到峰值。这意味着,为了找到我们感兴趣的特征,我们可以确定事件同时发生的点,这就是相位一致性。例如,三角波由波峰和波谷组成,相位一致性意味着组成信号的波峰和波谷应该重合。
具体来说,图 4.33A 中绘制的组成正弦波是通过傅里叶变换,然后根据其幅度和相位确定的。傅里叶变换得到的复傅里叶分量 $F_p$ 可以用来表示组成信号 $x_c$:
[
x_c(t) = |F_{pu}|e^{j(\frac{2\pi}{N}ut + \varphi(F_{pu}))}
]
其中,$|F_{pu}|$ 是第 $u$ 个傅里叶分量的幅度,$\varphi(F_{pu})$ 是相位。图 4.33 中显示的(虚线)频率是前四个奇数分量,这些分量的相加实际上是逆傅里叶变换,用于重建阶跃特征。
相位一致性检测的一个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