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demlia 网络协议
-
Kademlia 是一种分布式哈希表协议和算法,用于构建去中心化的对等网络,核心思想是通过分布式的网络结构来实现高效的数据查找和存储。在这个学习项目里,Kademlia 作为 libp2p 中的 NetworkBehaviour的组成。
-
以下这些函数或方法是根据 Kademlia 网络协议设计的,它们实现了基本的网络操作,包括获取数据记录、获取数据提供者、存储数据记录和开始提供数据等功能(这里只展示了项目中用到的函数,常用函数可以看libp2p Kademlia DHT 规范,更多函数可见如下图中的源码部分)。
1. get_record
kademlia.get_record(key, Quorum::One);
- 作用: 从 Kademlia 网络中获取与指定
key
相关的记录。 - 参数:
key
: 要获取记录的键。Quorum::One
: 获取记录时所需的一致性要求,这里是指只需要从一个节点获取记录即可。
- 实现逻辑:
- 根据 Kademlia 协议,节点首先根据
key
计算出其对应的 K-bucket 或者具体的节点 ID,然后向网络中查找负责该key
的节点。 - 节点通过网络查询和消息传递机制,从负责节点处获取存储的记录。
- 返回获取到的记录或者执行相应的处理逻辑。
- 根据 Kademlia 协议,节点首先根据
2. get_providers
kademlia.get_providers(key);
- 作用: 获取能够提供与指定
key
相关数据的节点信息(即数据的提供者)。 - 参数:
key
: 要获取提供者信息的数据的键。
- 实现逻辑:
- 类似于
get_record
,节点根据key
计算出其对应的 K-bucket 或者节点 ID。 - 节点向网络发送查询请求,询问哪些节点能够提供与
key
相关的数据。 - 返回能够提供数据的节点列表或者执行相应的处理逻辑。
- 类似于
3. put_record
let record = Record {
key,
value,
publisher: None,
expires: None,
};
kademlia.put_record(record, Quorum::One).expect("Failed to store record locally.");
- 作用: 将指定的记录存储到 Kademlia 网络中。
- 参数:
record
: 包含要存储的数据信息的记录对象,包括key
(键)、value
(值)、publisher
(发布者,可能为空)、expires
(过期时间,可能为空)等字段。Quorum::One
: 存储记录时的一致性要求,这里是指只需要将记录存储在一个节点即可。
- 实现逻辑:
- 节点根据
key
计算出对应的 K-bucket 或节点 ID。 - 节点将
record
发送给负责存储该key
的节点,并根据指定的一致性要求存储副本。 - 返回存储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或者执行相应的处理逻辑。
- 节点根据
4. start_providing
kademlia.start_providing(key).expect("Failed to start providing key");
- 作用: 在 Kademlia 网络中开始提供指定
key
的数据。 - 参数:
key
: 要开始提供的数据的键。
- 实现逻辑:
- 节点将
key
注册为它可以提供的数据标识。 - 当其他节点查询或需要该
key
的数据时,该节点将响应并提供相应的数据。 - 返回启动提供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或者执行相应的处理逻辑。
- 节点将
kv数据库主体代码及注释
use async_std::io;
use futures::{
prelude::*, select};
use libp2p::kad::record::store::MemoryStore;
use libp2p::kad::{
record::Key, AddProviderOk, Kademlia, KademliaEvent, PeerRecord, PutRecordOk, QueryResult,
Quorum, Record,
};
use libp2p::{
development_transport, identity,
mdns::{
Mdns, MdnsConfig, MdnsEvent},
swarm::SwarmEvent,
NetworkBehaviour, PeerId, Swarm,
};
use std::error::Error;
#[async_std::main]
async fn main() -> Result<(), Box<dyn Error>> {
env_logger::init();
// 创建本地密钥,本地peer id和传输控制组件
let local_key = identity::Keypair::generate_ed25519();
let local_peer_id = PeerId::from(local_key.public());
let transport = development_transport(local_key).await?;
// 事件行为控制
// We create a custom network behaviour that combines Kademlia and mDNS.
#[derive(NetworkBehaviour)]// https://docs.rs/libp2p/latest/libp2p/swarm/trait.NetworkBehaviour.html
#[behaviour(out_event = "MyBehaviourEvent")]//这个 "MyBehaviourEvent" 定义在下边的代码中
// NetworkBehaviour这个trait将对所描述的结构体中的每个成员依次进行操作,例如 NetworkBehavior::poll它将首先轮询第一个结构成员,直到返回poll::Pending,然后再转到后面的成员。
// 关于 #[behaviour(out_event = "MyBehaviourEvent")]中的out_event :The final out event. If we find a `#[behaviour(out_event = "Foo")]` attribute on the struct, we set `Foo` as the out event. Otherwise we use `()`.
struct MyBehaviour {
kademlia: Kademlia<MemoryStore>,
mdns: Mdns,
}
#[allow(clippy::large_enum_variant)] // #[allow()为Lint语法属性检查控制,https://doc.rust-lang.org/reference/attributes/diagnostics.html#lint-check-attributes //关于large_enum_variant 详见https://rust-lang.github.io/rust-clippy/master/index.html#/large_enum_variant
enum MyBehaviourEvent {
Kademlia(KademliaEvent),
Mdns(MdnsEvent),
}
// 实现(impl)块,用于为类型KademliaEvent实现了From trait,使其能够被转换为类型MyBehaviourEvent。
im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