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79)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案例|简单可靠!L10助力四川泥石流灾害调查
这个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雨季,降雨量显著增加,暴雨和连续降雨较为频繁,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条件。同时,夏季和秋季也是冰雪融化的季节,高山地区的冰雪融化会形成大量的融水,增加了泥石流的发生概率。最大测距900m@ρ=60%,最大点频 55万点/秒,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测区不漏扫和高点云密度,即使是茂密植被区域也可精准采集到地面点。采用中海达Hi-LiDAR点云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一站式处理,包括轨迹解算、数据融合、点云优化、精度验证,全流程自动处理,无需人工干预。
2024-12-05 14:26:40
814
原创 案例|3km²/架次, 30min后处理, L10硬控密林地形测绘!
矿产资源的开发既要尽量避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又要确保生产作业的安全,通过机载激光雷达进行非接触式大范围精准的测绘,能够有效地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和安全作业。当地树林植被茂密,除了天然乔木林,还有人工低矮的灌木林,枝叶茂密低趴,地表遮蔽严重,不合适人员进入林区使用常规RTK等设备进行测量。在作业过程中,实时监控数据质量,检查激光点云的密度、分布和精度。结合中海达Hi-LiDAR点云数据处理软件,半小时即可完成数据轨迹解算和融合,软件一站式点云优化、精度验证、和影像处理,一键输出多种数据成果。
2024-12-04 17:03:15
396
原创 案例|从人防到技防,北斗赋能广西普适型地灾监测预警
根据项目需求,结合客户提供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设计方案,中海达在广西百色地灾隐患点安装GNSS地表位移、裂缝、倾角加速度、雨量计、泥水位计以及预警广播等6类普适型监测设备,位移、裂缝、振动等监测数据通过4G网络传输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平台,经平台自动分析、综合研判,发布预警信息,实现对隐患点的24小时全天候动态监测和险情预警预报。通过安装普适型地灾监测设备,对地质灾害相关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隐患点的动态变化情况,一旦数据出现异常,可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应对措施。
2024-12-04 16:35:52
967
原创 关于公路边坡安全监测,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实现高效、准确、实时监测预警,并能与省部级平台无缝兼容对接,大幅提升公路行业监测预警水平。公司不仅拥有成熟的公路边坡安全监测解决方案,而且具备研发、生产、销售、交付等完整产业链服务体系,项目应用案例遍布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陕西、西藏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持续赋能公路管养高质量发展。目前,中海达已与多个省市公路管养单位建立了合作,公司公路边坡安全监测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解决了监测数据不准确、监测成本高、监测不持续等问题,客户对应用效果高度认可,并自发积极推广该公路边坡安全监测方案和应用经验。
2024-09-29 11:41:00
1599
原创 案例|高寒高海拔下的精准守护!西藏桥梁安全监测新样板
通过部署GNSS接收机等监测设备,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桥梁结构安全,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系统将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自动推送安全预警信息到平台,帮助管理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大幅提升桥梁管养效率。该项目中的五座桥梁为跨越峡谷、河流的桥梁,位于我国西藏林芝和昌都境内,属于高寒高海拔地区,地质环境复杂,两岸悬崖峭壁、河水湍急,地势十分险峻,给项目运输及施工带来较大挑战。传统的桥梁检测,一般仅检测桥梁结构的外观,对涉及桥梁结构响应的监测较少。桥梁安全,关乎民生,健康监测迫在眉睫。
2024-09-26 14:32:13
1216
原创 案例|高动态厘米级监测!广东这些长大桥有了北斗“守护者”
北斗数据的全程可溯源、可事后二次解算的特性,为桥梁数据的真实性,报警信息的可靠性提供了充分的证明,并为一些突发事件的分析提供数据依据。相较于传统桥梁健康监测中使用的传感器,中海达提供的北斗高动态接收机有效解决了设备安装运维困难,数据中断不及时,受温度、台风等环境因素影响时数据不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为桥梁安全监测提供了新技术,对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桥梁监测方式,由于桥梁动挠数据容易中断,会导致数据不连续不及时,并且易受温度、风荷载等环境因素影响,造成数据不准确。
2024-09-26 14:00:50
804
原创 全新公路边坡监测解决方案:国产化+本地化+定制化!
HDS102多维监测仪是一款集成(倾角、加速度、裂缝)三合一的多功能监测仪,它集成硬件自检、本地边缘计算、阈值触发、断电续传、低功耗等众多功能为一体,可同时监测地表裂缝、倾斜变形、质点加速度、供电系统状态等监测内容,一机多用,即可节省成本,又有利于关联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通过使用北斗接收机、新型多点形变监测仪、多维监测仪、裂缝计、雨量计和AI视频球机等多种监测设备,对边坡表面和内部、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监测,产品、技术、零部件或服务的开发、制造和供应国产化。
2024-09-26 11:43:33
996
原创 案例|实时监测,隐患先知!云南11座小型水库安全加码
方案整合水库工程实时水雨情监测、大坝安全监测、水库标准化管理、远程动态监测、实时监控视频等数据,并具备实时感知、多维监测、智能物联、精准管控、高效协同等能力,实现水库监测预警智能化与水库运行管理数字化。为水库运行、维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让既有水库大坝支护工程的技术改造决策更加科学、改造技术方案的设计更加合理、经济,最终保障水库大坝的使用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实现了水库表面变形、渗流渗压、库水位、降雨量等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存储、分析和上报,及时掌握水库安全状态及消除安全隐患。
2024-07-31 09:36:56
1048
原创 案例|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为九寨沟精准把脉
九寨沟,被誉为“人间仙境”,其湖群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更是九寨沟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精准地掌握湖群的地形数据、水体分布及变化情况,能够揭示水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健康状况,能为保护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为贯彻落实四川水文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科研课题研究需求,四川省水文中心、阿坝水文中心统筹协调九寨沟管理局、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及中海达等相关技术团队的各方资源,经过多次实地踏勘和深入研究,共同制定了。检查内容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等。
2024-07-10 09:38:13
900
原创 案例|180套设备24小时监测,守护某油气管线安全
通过安装风速仪、加速度传感器、倾角计、温度变送器、索力计、磁通量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现对跨越桥风速风向、结构振动、索塔倾斜、结构温度、吊索索力和主缆索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凭借中海达监测产品的先进性和稳定性,以及强大的交付保障能力,实现了全天候对该油气管线跨越桥和油气管道运营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大幅提高桥梁和油气管道管理效率。实时掌握桥梁运行的风速风向、索力、主梁挠度、振动、主塔倾角和结构温度等监测参数,并对所感知的数据进行实时解析和综合分析,为桥梁结构的管理养护提供数据支撑。▲光栅光纤应变计及温度计。
2024-07-09 15:05:56
1206
原创 助力矿山智能化建设,中海达推出全新安全管控方案
针对露天矿边坡、尾矿库、采空区地表沉降等问题,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地基InSAR、激光雷达等技术,实现大范围全覆盖、多源数据融合、自动化监测、实时预警。采用北斗、UWB/蓝牙、音视频、5G等技术,实现露天矿人员、车辆的全方位实时监控、电子围栏告警、指挥调度,提升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2008年进入矿山安全监测领域,至今已有十六年的研发、交付和运维经验,实施案例遍布内蒙古、新疆、西藏、云南、广东、福建等多个省市自治区。涉及井上井下,道路分布复杂、人员车辆密集、车辆载重大,易发生地质灾害和人员安全事故。
2024-05-30 09:37:29
1185
1
原创 “跑赢”地灾!中海达全新地灾监测预警方案24h保安全
以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核心,结合多维监测仪、倾角加速度计、新型多点形变监测仪等先进装备,融合本地边缘计算、多模多频高精度定位算法、预警分析、大数据等多种新技术,构建“空天地”多源立体监测体系,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实现高效、准确、实时智能监测预警。未来,中海达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动地质灾害监测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以科技创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帮助人民群众“跑赢”地质灾害,守护每一方土地的安全与稳定。毫米级监测精度:有效消除多路径误差,稳定解算,精度可靠,无惧恶劣环境,适用性强。
2024-05-22 16:50:07
1166
原创 向“新”而行!中海达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水资源基础调查
软件的功能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坐标转换参数设置、仪器设备连接、船形设计、计划线设计、CAD底图及海图导入、多波束自动检准及测量、自动滤波、潮位及声速改正、数据导出、土方量/库容计算、库容曲线等。专业级船体设计,阻力小,航行平稳。软件的功能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坐标转换参数设置、仪器设备连接、船形设计、计划线设计、CAD底图导入、海图导入、海洋测量、水深取样、数据改正、潮位改正、成果预览与导出等。我国水资源丰富、地理条件多样且复杂,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针对不同水期、类型、地形的水资源,
2024-05-21 15:52:39
1091
原创 边坡自动化监测:24h无人值守,毫米级精度,实时守护高速
实现了边坡表面位移、倾角、振动、深部位移、雨量等全方位监测。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通过使用GNSS接收机、地基InSAR、多维监测仪、雨量计、裂缝计和视频球机等多种监测设备对边坡的周边环境、边坡表面和内部、支护结构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可及时、准确掌握边坡整体运行的安全状态,对边坡表面位移、倾角等参数进行24小时远程实时监测,超限时及时报警,真正实现了边坡无人值守。实时全天候毫米级监测边坡形变情况,边坡稳定性及变形规律等监测数据可实时传回至监测预警平台,帮助管理者全面掌握边坡的运营状况,并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024-05-16 17:59:54
1346
原创 案例|200多套设备实时监测,守护江西彰湖水库安全
同时,借助AI视频监控联动,及时确定和排除水库安全风险,为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帮助水库建设智能安全评价、实时监测预警、预警预案的实时联动、无人智能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水库信息化管理水平。平台建设包含WEB版、移动终端两大部分,主要涉及水库监管一张图、雨水情监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报警管理和统计、视频监控、监测报表、数据分析、巡检管理、运维管理等功能模块,同时可实现数据与江西省水库监管平台实时互联互通。目前,水库运管缺乏信息技术和系统平台支撑,以致信息获取不及时、不准确,管理者决策效率低;
2024-05-08 15:19:33
1311
1
原创 全新桥隧坡安全监测解决方案,24h监测效率提升30%
4月26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小鹏在部务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公路桥梁隧道结构监测工作,抓紧推进公路桥梁隧道结构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公路桥梁隧道结构监测长效运行机制。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采用高精度传感器,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三维数字化仿真等技术,实时获取运营数据,掌握桥隧坡的运行状况,可有效减少维护成本,保障运营安全。具备振弦、电压、电流、差阻、RS485、RS232、开关量、继电器、RJ45接口。在全国各省份设有26家分公司,具备专业、高效的演示、演练、支撑、交付等本地化服务能力。
2024-04-30 16:45:11
1560
2
原创 助力应急能力提升!中海达推出水陆空天整体解决方案
以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融合无人机、无人船、机器人、激光雷达、倾斜摄影、单/多波束、声呐等技术,面向应急通信与预警指挥、水域救援、应急测流、抗洪抢险、地质灾害救援等应急场景提供水陆空天一体化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全国各省份设有26家分公司,具备专业、高效的演示、演练、支撑、交付等本地化服务能力。4G/5G、数字对讲、北斗短报文、卫星电话多种保底通信手段互为补充,保障灾区现场通信“连得上、呼得通、听得见”。通过北斗终端、侦测雷达、救援无人机、无人船、机器人等应急装备,实现水陆空天一体化应急感知与救援。
2024-04-26 11:52:08
1092
原创 防范化解巨灾风险!中海达地震应急设备各显神通
观测系统建设,支持固定站点、流动观测设备购置,支持配套运行保障系统建设;2023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2023年国债一万亿元,资金旨在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主要流向灾后恢复重建、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等八个方面。● 常用功能:支持单点测量,多种线路测量,中间点测量、放样,连续测量线路平差功能,可在后处理软件中实现水准网平差功能。● 数据通讯:4G全网通网络模块, Wi-Fi,Wi-Fi热点,蓝牙,RS232串口,喇叭,麦克风,USB接口。
2024-04-19 13:55:18
858
1
原创 案例|“CT”一扫, 水下地形一览无遗!多波束为魔都“沪”航
其次,采用ArcSene软件对研究点位的桥梁墩、桥台、防汛墙按其空间位置制作实体灰体模型,后将TIN数据、灰体模型以及收集到的dwg数字线划图数据进行多源数据叠加,可直观形象展示研究区域的地物地貌情况。桥墩、台上下游水面变窄,通航船只集中,搭载测深仪的大型测量船,灵活性不足,航行受干扰严重,测量的便捷性及精确性受到较大影响。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多波束扫测条带重叠度不低于50%。拦路港受潮汐影响流向、流速紊乱,来往船只较多,船行波对无人船的航行稳定存在一定干扰,为保证无人船航行安全及多波束采集数据的精准。
2024-04-19 10:46:21
1028
原创 案例|高海拔山区电力巡检,2h外业+内业齐活!
确定电力巡检的范围和要求,包括巡检线路、设备类型等。通过激光雷达设备获取输电线路走廊内地形、地貌、地物(植被、建筑等)、杆塔、导线、绝缘子、金具等点云数据。电力建设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形成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华南电网共6个跨省区电网。根据三维模型,可进行地形分析,包括塔基所在位置、周边环境、高差大小等,通过以上数据实现电力线路与周边地物空间距离的高精度实时测量分析。云南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平均海拔约为2000米,大多数输电线路分布在崇山峻岭中,地理环境复杂,植被覆盖严重,
2024-04-19 10:07:58
645
原创 内业减少80%人工操作,林地地形轻松测!
轨迹解算、数据融合、点云优化、质量检查、DEM精编、等高线制作、断面等功能一键处理,降低80%人工操作,一平方半小时即可出点云模型,内业作业更加简单、高效。采用WPM自动规划仿地航线,规划时间三分钟内,设置航高:100米,航速:8m/s,重叠率40%,航线总计长度为12km,航线时间25分钟,采用一个架次飞完。选择采集的工程文件,点击点云解算,即可解算出点云数据,无需单独解算pos轨迹和输入杆臂值等各类参数。点云可自动化过滤植被,提取地面点,软件自动化程度高,无论是房区还是森林,都可提取密集的地面高程点。
2024-04-18 17:57:17
710
原创 精度优于3cm!用它做边坡应急地形测量,准!快!
PM-1500机载激光测量系统,最高可达7次回波,针对当地植被茂密地形,有效辅助数据滤波,通过区分不同层次的回波信号,可以更好地识别并剔除噪声和异常值,提高点云数据的质量。项目地处华南丘陵山地地带,植被繁茂,地质条件复杂,采用传统的RTK、全站仪测量,作业难度大,精度难以保障,同时复杂的作业环境会对测量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在边坡现场进行勘查,确定测量区域的范围和精度要求。采集完数据后,需要进行系列预处理操作,包括滤波、去噪、坐标转换等,旨在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地形分析提供保障。
2024-04-18 17:40:46
617
原创 中海达亮相全国地灾防治成果交流会, 硬核产品引关注
本次活动主题为“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协会举办,来自业务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等800多名代表共襄盛会。未来,中海达将积极响应国家“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号召,依托自身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技术及北斗行业应用经验优势,不断创新推出北斗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地质灾害防治贡献科技力量。系统自诊断和修复、设备状态监控上报、自动重连,可进行本地应急、远程访问、数据下载等。中海达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深耕地质灾害监测应用领域,
2024-04-18 17:15:27
417
原创 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一行莅临中海达考察交流
中海达利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破解了流量、泥沙等水文要素在线自动监测的技术难题,全面实现了水文要素自动监测,利用遥感遥测、视频监控等技术,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水文监测体系,可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水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仲志余总工深入了解智能测量无人船、测深仪、RTK等各生产线的技术研发与生产实力后,对智能制造工厂信息化、高标准的管理模式,以及生产、品控、测试、验证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对国产装备的自主创新水平充满了信心。
2024-04-18 16:39:36
504
原创 2024年新时代海洋测量技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报告题材多、涉及面广,涉及了海洋测量及相关的多个领域,包括海底矿产资源调查、海洋水下定位基准、温盐深传感器技术、海底大地测量、海底沉管隧道安装定位、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水下目标识别、水下无人导航、水下地形重构、水位改正、海洋遥感监测、海洋地震勘探技术、海洋防灾减灾、掩埋沉船探测、无人船平台技术、海上风电风暴潮探测、激光雷达水深测量技术、国产化海洋探测装备、极地水下测量、水上水下一体化地形测量等不同主题,充分展现出泛在海洋测量的特征。
2024-04-18 16:24:12
823
原创 新品上市|水深测量专家 HD-680双变频测深仪
支持PPS信号接入,支持WIFI蓝牙无线传输数据,支持trigger功能,提供HDMI,LAN口拓展,支持多终端显示。测深参数自动调节,换能器内置温度传感器,声速自动解算,提升数据精度,解放双手,提高测量效率。HD-680双变频测深仪高低频双通道同时工作,全新升级的双频测深算法,可实时显示淤泥厚度。集数据采集,后处理于一体,支持远程数据传输,智能数据后处理,姿态改正,软件在线更新。全金属机身,结构坚固轻便,散热性能提升,防水性优秀。
2024-04-18 15:48:44
174
原创 新品上市|A6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 助力高效春耕
全网通三卡三待、 支持电台模式,多重保障信号无忧。直线、 曲线、 对角耙、 高速等多种作业类型。无需安装角度传感器,精度可达±2.5cm。高效远程技术服务,全新功能在线升级。
2024-04-18 15:16:35
168
原创 佳木斯市政府领导一行莅临中海达考察交流
而后,根据开发卫星数据应用场景和数字化产品、开展北斗高精度应用示范、制造北斗高精度移动终端设备及共同谋划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等合作方向,总监张小东、经理涂陶、副总经理李新鹏分别进一步介绍了中海达北斗高精度服务及其行业应用、测量装备业务、导航与控制系统业务。他指出佳木斯市是一个历史厚重、开放包容、无私奉献、生态宜居的城市,并进一步分享了佳木斯市卫星产业发展的九大优势及目前的发展情况,最后特别强调了佳木斯市与中海达合作的六大合作契合点。紧接着营销副总裁张东从集团概况、业务布局及企业责任方面深入介绍了中海达的情况。
2024-04-18 14:39:37
462
原创 中海达加入通信行业首个“北斗+5G专业委员会”
未来,中海达将与“北斗+5G专业委员会暨北斗+5G产业联盟”一起,致力于推动北斗+5G融合创新,共同拓展北斗+5G融合的广泛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为北斗+5G发展作出贡献!大会期间发布了《“北斗+5G”通感融合赋能时空位置服务白皮书》,梳理了北斗+5G融合体系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同时,大会还举办了北斗+5G技术论坛和成果展示。其中,在成果展示环节,,旨在加强北斗+5G自主创新,构建北斗+5G融合体系,夯实北斗+5G产业发展根基,规模推广北斗+5G应用,合力推动广东省北斗+5G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2-19 15:31:23
827
原创 中海达亮相能源北斗与时空智能创新技术应用大会
本次活动以“能源北斗·时空智能”为主题,由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能集团国能数智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北斗运营服务中心联合举办。,帮助省网电力公司实现了人车物作业管控、地质环境灾害监测等多种电力北斗应用,大幅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023-12-12 10:57:40
562
原创 2023年广州地质灾害风险点及新增隐患点专业监测设备建设项目
在由中海达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平台、手机APP等构成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加持下,广州市“技防+人防”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监测预警体系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全面筑牢了广州市地质灾害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项目通过中海达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倾角加速度计、土壤含水率传感器、雨量计和视频监控设备)采集到的监测数据传输至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平台,经平台自动分析研判,发布预警信息,实现了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全天候、全方位、高精度的监测预警。项目共安装25套声光报警器。
2023-12-08 10:48:50
505
原创 北斗如何保障能源安全?中海达再赴石油石化盛会推广新技术
接收北斗、GPS、GLONASS、Galileo信号,接入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精度可达厘米级;5G通讯,向下兼容4G全网通;通过融合北斗、UWB、蓝牙为一体的室内外定位技术,能实现人/车/物的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无缝切换、二三维地图呈现、电子围栏、安全预警、位置追踪、轨迹回放等功能,可以满足石油石化行业安全生产需求,赋能降本增效。分体式车载型GNSS接收机,可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支持4G全网通通讯,兼容主流CORS服务,支持JT808协议数据传输,搭配手机APP软件,支持蓝牙WiFi双链接,实现功能一体化配置。
2023-12-08 10:46:44
510
原创 突破浅水、低流速,中海达iFlow系列智能型ADCP创新“低”!
演示当天,站点河宽约60m,平均流速约0.2m/s,最大流速约0.7m/s,平均水深约3m,总流量约39m³/s。演示当天,站点南明河,河宽约40m、平均流速约0.86m/s,最大流速约1.2m/s,平均水深约1.1m,总流量约39m³/s。演示当天,站点河宽约43m、平均流速约0.6m/s,最大流速约1.2m/s,平均水深约0.8m,总流量约20m³/s。由上述可知,4个半测回流量相对偏差0.0%、0.0%、2.6%、-3.0%,实测流量占比>65%,满足规范要求。
2023-12-08 10:44:51
475
原创 北斗如何保障能源安全?中海达再赴石油石化盛会推广新技术
接收北斗、GPS、GLONASS、Galileo信号,接入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精度可达厘米级;5G通讯,向下兼容4G全网通;通过融合北斗、UWB、蓝牙为一体的室内外定位技术,能实现人/车/物的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无缝切换、二三维地图呈现、电子围栏、安全预警、位置追踪、轨迹回放等功能,可以满足石油石化行业安全生产需求,赋能降本增效。分体式车载型GNSS接收机,可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支持4G全网通通讯,兼容主流CORS服务,支持JT808协议数据传输,搭配手机APP软件,支持蓝牙WiFi双链接,实现功能一体化配置。
2023-12-04 10:02:54
512
原创 中海达两项技术成果成功入选水利部第四届水文监测仪器设备推介名录
会议期间,中海达展示了多款自主研发的水文监测新技术装备,包括iBoat BS12智能无人测量船、iFlow RP600/1200 ADCP、iFlow RH600在线水平式ADCP、iBeam 8140P便携式多波束测深系统、HD-360单波束测深仪,以及SVR3三合一雷达测流系统等,通过iBoat BS15智能无人测量船搭载iBeam 8140P便携式多波束测深系统,可轻松实现内陆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下地形地貌高精度测量,在航道测量,水下构筑物测量,重点河道水下地形测量,水文断面测量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2023-12-04 10:01:17
640
原创 同心合“利”,“盈”享未来!2023中海达合作伙伴交流会圆满召开
未来,中海达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携手合作伙伴同心合“利”,打造更优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朝着“盈”享未来的目标加速迈进。集团副总裁廖建平在产品报告中,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向合作伙伴介绍了RTK、全站仪、激光、水上测量、灾害监测系统、北斗应用系统等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布局与策略,
2023-11-28 16:10:15
464
原创 中海达为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保驾护航
通过中海达iBoat BS3无人船搭载iFlow ADCP组合的无人测流系统进行流量测验具有高效便捷、灵活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高、适应性强等优势,在保证测验安全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水文测流工作的效率和精度,通过实时监测,及时获取水流信息,为水域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领域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支持。本届大赛分为理论知识、内业操作考试和外业操作两部分,其中外业操作包括无人机测流、ADCP测流、缆道测流、雨量水位监测仪器安装调试、水质监测和泥沙取样、水文测量等6个单项竞赛,,确保比赛的顺利完成。
2023-11-14 13:58:14
180
原创 点燃初冬!中海达亮相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
数字孪生解决方案依托oModelBase知库(以低代码方式快速生成业务指标并构建分析模型,自动化处理数据,深度洞察时空数据价值)、oMaplnsight数字驾驶舱定制平台(跨终端三舱:数据驾驶舱、时空驾驶舱、业务驾驶舱一站式定制,让业务可观测,让数字孪生更便利)、oMetaBase数字空间底座(以北斗、AloT、时空AI为支撑,以块数据模型组构行业条数据,构建统一、精准、动态的城市时空一张图和时空能力中台),为数字孪生可视化、自然资源管理、社会治理网格化、灾害应急监测与指挥等提供更科学、更精细的决策支持。
2023-11-14 13:55:12
147
原创 人车实时精准管控!北斗让换流站作业更安全
长期以来,随着电网主变改扩建设工程的开展,站内作业人员安全管控压力随之增大,仅依靠传统的“人盯人”和“自主”管控模式较为被动,存在较多的安全管控隐患,亟需一种轻便型的定位设备及管控平台,便于实时跟踪现场作业人员和车辆的位置,从而实现精准管控。,即在调度中心部署北斗电力可视化云平台,给作业人员配备北斗高精度智能安全帽、北斗手持机、机械作业定位终端等作业终端,给工程作业车辆安装北斗定位终端,通过专用通道调用电力专用厘米级电子地图,接入北斗地基增强网,整体联动,相较换流站人车安全防护传统管控方式,
2023-11-08 11:29:10
459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