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beChat-46.6k星!顶级AI工具集,一键部署,界面美观易用,ApiSmart 是你肉身体验学习LLM 最好IDEA 工具

LobeChat

LobeChat的开源,把AI功能集合到一起,真的太爽了。

我第一次发现LobeChat的时候,就是看到那炫酷的页面,这么强的前端真的是在秀肌肉啊!

看下它的官网,整个网站的动效简直闪瞎我!

GitHub - lobehub/lobe-chat: 🤯 Lobe Chat - an open-source, modern-design AI chat framework. Supports Multi AI Providers( OpenAI / Claude 3 / Gemini / Ollama / Qwen / DeepSeek), Knowledge Base (file upload / knowledge management / RAG ), Multi-Modals (Vision/TTS/Plugins/Artifacts). One-click FREE deployment of your private ChatGPT/ Claude application.🤯 Lobe Chat - an open-source, modern-design AI chat framework. Supports Multi AI Providers( OpenAI / Claude 3 / Gemini / Ollama / Qwen / DeepSeek), Knowledge Base (file upload / knowledge management / RAG ), Multi-Modals (Vision/TTS/Plugins/Artifacts). One-click FREE deployment of your private ChatGPT/ Claude application. - lobehub/lobe-chaticon-default.png?t=O83Ahttps://github.com/lobehub/lobe-chat

图片

它开源的工具,UI一样很酷,当然,功能也真的很强,46.6k的星星绝不是虚名。

下面是目前支持的平台,后面还会增加像是Replicate and Perplexity这些平台。

  • AWS Bedrock:与AWS Bedrock服务集成,支持Claude/LLama2等模型。

  • Anthropic(Claude):接入Anthropic的Claude系列模型,包括Claude 3和Claude 2。

  • Google AI:接入Google的Gemini系列模型,包括Gemini和Gemini Pro。

  • Groq:接入Groq的AI模型,高效处理消息序列和生成响应,能够进行多轮对话和单次交互任务。

  • OpenRouter:支持包括Claude 3、Gemma、Mistral、Llama2和Cohere在内的模型路由。

  • 01.AI(Yi Model):集成01.AI模型,系列API具有快速推理速度。

  • Together.ai:通过Together Inference API提供超过100个领先的开源聊天、语言、图像、代码和嵌入模型。这些模型按使用量付费。

  • ChatGLM:新增ChatGLM系列模型,来自智谱AI(GLM-4/GLM-4-vision/GLM-3-turbo

  • Moonshot AI:集成kimi系列模型。

  • Minimax:集成Minimax模型,包括MoE模型abab6。

  • DeepSeek:集成DeepSeek系列模型。

  • Qwen:集成Qwen系列模型,包括最新的qwen-turbo、qwen-plus和qwen-max。

  • Novita AI:以最低价格接入Llama、Mistral等领先的开源模型。

ApiSmart

ApiSmart Api design Copilot - ApiHugApiSmart make your api design and implement happiericon-default.png?t=O83Ahttps://apihug.com/zhCN-docs/copilot

ApiSmart 已经支持18家大模型供应商,n+大模型接入(本地环境可无限多模型);

  1. OpenAi

  2. Azure

  3. Gemini

  4. Anthropic

  5. DeepInfra

  6. Mooshot

  7. Zhipu

  8. DeepSeek

  9. Qianfan

  10. Grop

  11. Ollama

  12. Mistral

  13. LMStudio

  14. OpenRouter

  15. Jan

  16. GPT4All

  17.  通义-阿里

  18.  混元-腾讯

ApiHug - API Design & Develop New Paradigm.ApiHug - API Design & Develop New Paradigm.icon-default.png?t=O83Ahttps://apihug.com/

ApiSmart Api design Copilot - ApiHugApiSmart make your api design and implement happiericon-default.png?t=O83Ahttps://apihug.com/zhCN-docs/copilot

参考资源链接:[VPX系统中ANSI-VITA 46.6千兆以太网控制平面标准](https://wenku.csdn.net/doc/6412b7a4be7fbd1778d4b074?utm_source=wenku_answer2doc_content) 在VPX系统中实现Gigabit Ethernet控制平面的端口映射,首先需要熟悉ANSI-VITA 46.6标准中关于端口映射的具体规定。该标准针对3U和6U尺寸的VPX板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确保不同的VPX模块和硬件能够实现互操作性。 为了进行端口映射,系统设计工程师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模块需求:首先,评估系统中各模块对Gigabit Ethernet接口的需求,包括数量、速率和应用场景。 2. 标准解读:阅读并理解ANSI-VITA 46.6标准中关于千兆以太网在VPX平台上的具体实现方式,特别是在控制平面上的接口定义。 3. 端口配置:根据标准,配置每个VPX板卡上的Gigabit Ethernet接口,确保其按照规范映射到VPX连接器的相应端口。 4. 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的隔离:在配置过程中,区分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流量,保证控制信息的优先传输和处理。 5. 测试验证:完成配置后,进行通信测试,验证端口映射是否符合ANSI-VITA 46.6标准,确保各模块间能够正确互联和通信。 6. 文档编制:编写配置和映射的文档记录,以备后续维护和故障排查时使用。 以上步骤需要密切参照ANSI-VITA 46.6标准文档,并结合实际硬件和软件环境进行具体实施。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保系统中的Gigabit Ethernet控制平面通信既符合行业标准,又能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参考资源链接:[VPX系统中ANSI-VITA 46.6千兆以太网控制平面标准](https://wenku.csdn.net/doc/6412b7a4be7fbd1778d4b074?utm_source=wenku_answer2doc_content)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ApiHug

God Bless U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