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通识
文章平均质量分 92
ApiHug
ApiHug × {Postman|Swagger|Api...} = 快↑ 准√ 省↓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LangChain 视角下的 Agent 与 Workflow:差异、优劣与未来趋势
本文基于LangChain官方观点,系统分析了智能体(Agent)与工作流(Workflow)的核心差异:Agent强调自主决策但可预测性低,Workflow则侧重确定性流程但灵活性差。当前技术演进下,可视化工作流构建器正面临"上下挤压"——低复杂度任务被无代码Agent覆盖,高复杂度场景转向AI辅助编程。LangChain选择聚焦提升Agent可靠性和AI代码生成能力,认为未来AI应用开发将趋向"工具能力边界扩大化",实现技术民主化。开发者应根据任务复杂度、团队能力原创 2025-10-14 07:33:06 · 800 阅读 · 0 评论 -
Elastic × Jina AI
摘要: 2025年10月,Elastic收购开源AI企业Jina AI,整合其多模态嵌入模型(Jina CLIP v2)、重排序器(Jina Reranker v2)等技术,强化AI搜索能力。收购旨在快速补足Elastic在RAG、多语言支持等领域的短板,预计RAG准确率提升20%。Jina模型仍开源,但将通过Elastic商业服务盈利。此次并购反映搜索行业三大趋势:语义理解取代关键词匹配、嵌入+重排序成RAG标配、AI智能体向任务执行演进。应用场景涵盖企业知识库、客服系统及全球化内容平台,开发者需关注技术原创 2025-10-11 23:06:07 · 899 阅读 · 0 评论 -
Dify, Coze, ADK,OpenAI AgentKit, BPM别傻傻分不清了
摘要 数据编排(如Airflow)、业务流程管理(如Camunda)、AI智能体编排(如LangGraph)、企业集成(如Apache Camel)和低代码AI平台(如Dify)五类工具各有所长。ETL专注数据管道调度,BPM管理业务流程,AI智能体框架处理复杂状态流转,企业集成连接异构系统,低代码平台简化开发。选型需明确核心需求(数据处理、系统集成或AI应用),优先选择专业工具,谨慎采用混合架构以避免复杂性和功能重叠。技术整合需权衡学习曲线、团队技能和系统成熟度。原创 2025-10-10 09:17:05 · 872 阅读 · 0 评论 -
OpenAI最大客户名单曝光
OpenAI API用户榜单分析:榜单显示初创公司与规模化企业在AI应用领域平分秋色,涵盖语言学习、招聘、电商、医疗等30个行业。Duolingo、Shopify、Salesforce等头部企业通过API接入AI功能提升产品体验,OpenRouter等平台则致力于多模型聚合服务。榜单按对接人姓氏排序,初创公司多由创始人挂名,大企业则由AI部门负责人对接,反映不同规模企业的AI应用策略差异。各类企业通过AI实现代码生成、客服优化、数据分析等业务升级,展现出AI技术在企业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09 08:42:56 · 1040 阅读 · 0 评论 -
OpenAI DevDay 2025/10/07
OpenAI 2025开发者日四大突破:AI迈向操作系统级入口 OpenAI 2025开发者大会公布四项重大更新:1)Apps SDK将ChatGPT打造成"操作系统入口",支持直接调用Booking、Canva等外部应用;2)AgentKit实现8分钟无代码搭建智能体,含可视化构建工具和评估系统;3)Codex正式开放,支持自然语言开发应用,案例包括89岁老人开发11款APP;4)三大API升级,包括GPT-5 Pro(400k上下文)、轻量版语音API及高可控的Sora 2视频生成A原创 2025-10-08 07:19:57 · 789 阅读 · 0 评论 -
工作流和智能体
工作流与智能体是两种不同的AI系统编排方式。工作流基于预定义代码路径按固定顺序执行,适合流程明确、规则固定的任务;智能体则由LLM动态决策工具使用和流程,擅长处理开放复杂问题。二者并非对立,可结合使用:工作流中嵌入智能体节点处理灵活决策,或智能体调用工作流执行复杂子步骤。技术演进上,工作流平台正增强智能体能力,智能体框架也在借鉴工作流的可靠性。选择依据:追求稳定可控选工作流,需要灵活处理不确定性则选智能体。工作流透明度高但灵活性低,智能体适应性强但可控性弱,二者在技术实现、LLM能力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原创 2025-09-22 13:56:20 · 648 阅读 · 0 评论 -
YC 编写的 Vibe Coding 指南
摘要:文章介绍了如何高效利用AI进行编程开发,包括制定详细计划、版本控制策略、测试框架设计、错误修复技巧和工具优化方法。重点强调分阶段实施、保持代码纯净、模块化开发,并建议结合不同AI工具优势。同时指出AI在DevOps自动化、设计辅助和文档生成等非编码领域的应用价值,提倡持续重构和跟进最新AI模型以提升开发效率。原创 2025-09-19 11:23:00 · 1028 阅读 · 0 评论 -
OpenAI-o1-推理最佳实践
我们观察到的最令人惊讶的事情之一是,o1 可以在不同的图像之间绘制相似之处,方法是在建筑图纸的一页上取一个图例,然后正确地将其应用到另一页上,而无需明确的指示。该模型的任务是标记关键条款,并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在脚注中确定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控制权变更”条款:如果公司被出售,它将必须立即偿还 7500 万美元的贷款。我们已经看到,当推理模型被用作“规划者”时,它会为问题提供详细的多步骤解决方案,然后根据高智能或低延迟哪个更重要,为每个步骤选择和分配正确的 GPT 模型(“执行者”),从而获得成功。原创 2025-02-17 10:50:36 · 1192 阅读 · 0 评论 -
【AI通识】DeepSeek&DeepResearch, Inference & Reasoning, MoE & Multimodal
科普小知识 :-)原创 2025-02-11 14:28:28 · 1022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