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形状匹配用于检索和识别
1. 深度缓冲描述符
1.1 避免异常值问题
在处理3D模型时,使用包围盒可能会受到异常值的影响,导致包围盒某一面上几乎所有单元格的值相似,从而影响描述符的计算。为避免这个问题,可以使用一个不一定包围3D模型的规范立方体。该规范立方体由参数 $t > 0$ 定义,其顶点对应于 $(x,y,z)|x,y,z \in {-t,t}$。3D模型中位于规范立方体之外的部分不用于计算描述符,这样可以有效忽略任何异常点。
1.2 获取特征向量
可以直接将包围盒每个面上单元格的值用作特征向量的属性,这样的特征向量维度为 $6n^2$。然而,这种描述符可能会导致检索效果不佳。因此,深度缓冲描述符将空间域的值转换到频率空间,然后选择一些得到的系数来形成最终的描述符。
深度缓冲描述符为每个深度缓冲区计算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如下:
[
F(u,v) = \frac{1}{n} \sum_{x=0}^{n-1} \sum_{y=0}^{n-1} f(x,y) e^{-2\pi i(xu + yv)/n}
]
其中,$f(x,y)$($0 \leq x,y \leq n - 1$)是由元组 $(x,y)$ 定义的单元格的值。通过以下公式可以恢复原始值 $f(x,y)$:
[
f(x,y) = \frac{1}{n} \sum_{u=0}^{n-1} \sum_{v=0}^{n-1} F(u,v) e^{2\pi i(xu + yv)/n}
]
计算 $F(u,v)$ 的公式时间复杂度为 $O(n^4)$,因为对于
3D形状匹配:深度缓冲与自旋图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