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为能实现“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为什么90%企业的战略最终沦为PPT?答案藏在DSTE与BLM这对黄金组合中。本文为你讲透两者的本质区别与协同逻辑,助你破解战略落地难题。
一、DSTE与BLM的区别
1. DSTE是什么?——端到端的战略管理体系
DSTE(Develop Strategy To Execution)是企业从战略制定到执行落地的端到端管理体系,覆盖四大核心阶段:
-
战略制定(SP):基于BLM模型与战略地图,识别机会点与风险,制定3-5年规划;
-
战略解码(BP):通过平衡计分卡将目标拆解为部门KPI,确保全员“力出一孔”;
-
执行监控:数据看板+进度监控,杜绝执行偏差(季度/月度);
-
战略评估:敏捷迭代管理机制,推动组织能力持续进化(年度评估)。
2. BLM是什么?——精准战略规划的工具
BLM(业务领先模型)是战略设计的方法论工具,核心解决两大问题:
-
战略设计:通过“五看三定”(看趋势/市场/竞争/自己/机会→定目标/策略/控制点)明确业务方向;
-
执行设计:梳理关键任务,匹配组织、人才与文化。
3.二者本质区别
BLM是DSTE战略制定阶段的方法论,确保战略既“看得远”又“落得实”。DSTE不是方法论,而是流程框架+管理体系,强调“用规则的确定性对抗环境的不确定性”。
二、为什么BLM必须嵌入DSTE?
致命误区:许多企业把BLM当作独立工具,导致战略规划“纸上谈兵”。
正确逻辑:· BLM解决“战略制定”:确保方向正确;
· DSTE确保“战略落地”:通过流程固化执行能力。
三、DSTE四大阶段实战解析
韬略-新道仑战略管理系统(TOMIS-SMS)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平台,融合DSTE战略管理体系、业务领先模型(BLM)、 战略地图、平衡记分卡等管理思想,实现全流程战略管理:
☛ 阶段1:战略制定(SP)——BLM方法论的主战场
-
双差分析:识别业绩差距与机会差距。双差分析是BLM模型的起点,也是战略规划的起点。
-
市场洞察“五看”:看趋势、看市场/客户、看竞争、看自己、看机会。
工具:PESTEL模型、SWOT分析
-
业务组合“三定”:定目标、策略、控制点
工具:SPAN图
☛ 阶段2:战略解码(BP)——力出一孔的关键
-
目标对齐:将战略分解为关键任务,目标及KPI。制定年度计划、确定年度重点工作、分解年度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制定组织KPI。
-
资源分配:预算与人力向战略优先级倾斜
-
战略协同:新道仑战略管理系统通过完整协同流程,将战略目标和任务落实到所有相关单元和人员,确保战略落地。
工具: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
阶段3:执行与监控——拒绝战略“悬空”
-
动态跟踪:经营分析会和战略评估会+年度目标的执行与跟踪反馈
-
战略调整/纠偏:及时发现进度落后的工作及目标,并采取纠正措施
工具:战略全景图、战略看板、战略执行视图
☛ 阶段4:战略评估——推动组织能力持续优化
-
差距归因:区分执行力问题与战略设计问题
-
因果验证:复盘战略逻辑链,分析战略因果关系的有效性
-
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竞争环境、客户等的变化及影响
-
内部环境:分析内部的优势及劣势
工具:战略绩效管理
韬略TOMIS-SMS的四大差异化优势:
✅ 融合创新,快速上手:TOMIS-SMS融合DSTE战略管理体系、业务领先模型(BLM)、 战略地图、平衡记分卡等管理思想,助力企业快速上手。
✅ AI赋能战略分析和决策:AI赋能战略分析和决策,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及方向。 战略解码形成因果关系链,确保战略规划与执行一体化。
✅ 自动监控,及时纠偏:战略执行和监控自动化、可视化,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 的问题并纠偏,确保战略目标的达成。
✅ 按需配置,繁简由人:支持各种规模的企业,如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公司。 系统功能按需配置,繁简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