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24)
  • 收藏
  • 关注

原创 任何系统都是为管理服务的

很多时候,管理人员都希望通过引入或者开发一套系统,来解决管理问题。本质上来说,这种思路是错误的,有些本末倒置的意思。    任何系统,都应该是为管理服务的,需要由管理者提供思想,用系统来实现。系统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对管理进行优化,但是,不能把任何管理问题都交给系统来解决。系统只是工具,工具如何发挥最大作用,还需要“人”来指挥。    任何系统的应用,必须配套相应的制度。在制度

2017-04-06 08:53:21 436

原创 复杂问题简单化以及简单问题复杂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以及简单问题复杂化并不矛盾,而是在项目的不同阶段。    在项目设计阶段,要考虑的是“简单问题复杂化”。说的通俗点,就是在给定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扩展,考虑更多的可能,做尽可能大的设计,来确保项目需求一旦发生变更,不会影响总体框架,仅仅是代理工作量的变化。   在项目开发阶段,就要使用“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就是要将任何复杂的东西,拆解成为简单的模块、功能。这样

2017-03-30 10:01:27 14434

原创 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几项基本技能

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这个是在行业内生存的基础,毕竟作为技术人员,不是靠嘴皮子吃饭的,技能才是安身立命之本。专业技能掌握的好坏,决定了你的基础是否足够牢靠。     其次,要有足够好的态度。虽然说态度决定一切有些夸张,但是,一个好的态度,具备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是在行业内发展必不可少的。好的态度就像是发展的助推剂,能够帮助你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要有责任心。作

2017-03-03 10:18:56 3684

原创 【杂谈】hololens畅想

想象一下,以后想要装修房子了,装修公司带几个hololens眼镜,大家每人一个,然后从素材库里开始往外拖模型:    地面用大理石的?    不行啊,有点暗呢。    那就换纯白。     这个效果不错。    这里加个隔断,欧式风格的,这个效果怎么样?要不试试这个?   。。。。。。   经过一番争论。。   OK,就这样定了。出图,干活。    多好啊。想想

2017-02-20 16:31:20 390

原创 功能设计与应用场景结合

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是:需求调研,需求分析,功能设计,实现测试,最后是上线验收,后期维护了。在后来的敏捷开发中,将大的流程分解为若干的小流程,能够实现快速响应,一方面提高了反馈速度,另一方面,也更灵活。其他的好处就不多说了。    实际上,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为什么有这个过程。需求调研,实际上就是用户在特定的场景下,描述了自己的工作;需求分析阶段,就是将这些描述成了合理的计算机术语;功能

2017-02-17 10:25:39 1651

原创 从管理角度看需求实现

从管理角度来看,企业员工可以分三类:基层的一线员工,中层管理干部以及高层领导班子。    基层的一线员工,负责具体工作的实现;中层管理干部,负责短期计划的制定、跟踪,质量的监管等;领导班子,负责把握企业的大方向,为企业最规划。    从系统实现角度来看,基层的一线员工,负责的是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中层负责计划的发放、数据的审核、以及部门间的数据协作功能,领导层面,负责的是查

2017-02-15 09:01:52 660

原创 人生重要的是可以做选择

高中时候吧,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富人看到穷人在海边晒太阳,然后让他努力工作,赚钱,最后也可以像他一样来晒太阳。然后穷人反问了一句,现在难道我不是?好像当时是要写作文,知足常乐之类的。    在当年看来,穷人很睿智,很富有哲理,是啊,富人忙活了半天,最后和穷人的结果是一样的:在沙滩上晒太阳。为此,作文的内容大体上也是夸穷人,知足常乐之类的内容。现在看来,这就是典型的鸡汤文,看

2017-02-04 16:05:46 572

原创 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记得看过一个讲座,老师讲,有的人所谓的企业管理,就是不停给人升职,不停的把合适的人调到不合适的位置上去,直到这个人撑不下去,失败了。    前段时间,流行一句话,叫“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很容易可以看到,许多人的眼中,“升职”,是成功人生的一大标记。    在企业管理中,也有人简单的这么办。你干个 小组长,带领2,3个人,很好,升你做车间主任,带2,30个人

2017-02-04 14:41:35 800

原创 再说技术与需求实现

这些年一直做的业务系统,简单地说,就是跟各类人打交道,处理各类的事。很多新技术,在我看来,是很遥远的事情。并不是说新技术不好,而是不适合这个情况。    早些年是物联网,现在又流行云计算、大数据。其实,在很多企业里面,根本就够不上这样的层次。说实在的,每年几M的数据量,做方案的时候,非得用上这最新、时尚的概念,否则就好像不够档次一样。    实际上,对企业来说,就这么点数据

2017-02-04 14:02:19 904

原创 不要与有退路的人真心投入

本来想聊聊的,但是想想还是牵扯挺多事,就不多说了,根据我这些年的经验:    想要做事,就不要把事情依靠在有退路的人身上。因为有退路,随时会撤。

2017-02-04 14:00:35 354

原创 沟通的双向性

沟通,在各类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各类培训也都在强调沟通的重要性。下面说一下,经常忽略的几个问题:    沟通,不要流于形式。现在,流行着各类工具,方便也同时在加强沟通:及时的提醒、已读未读提示等等。有时间,既然有了这样的工具,在很多广播性质的消息上,团队的人就不要在强调回复“收到,谢谢”了。    沟通,也要注意汇报的反馈。有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在一个大群里汇报工作日志。于

2017-01-20 09:50:03 2504

原创 技术与需求的关系

作为技术人员,有时候会追求技术,在追求技术的过程中,导致项目出了很多问题,总结了几点,以免以后再犯相同的错误:    首先,在项目中不要使用不能完全掌握的技术。技术的更新迭代周期非常短,有时候,新的技术还没有学习掌握好,更新的技术又更新了。导致在项目中,往往会使用到还没有掌握的技术。有时候,看到某项新技术的某种特性,对解决项目中的某些问题非常合适,于是没有仔细研究就匆匆上线了。结果,真

2017-01-20 09:02:48 3832

原创 怎么才能算是一个重要的员工

怎么样才能算是一个对公司“重要”的员工呢?只要是了,那就可以“升职加薪,出入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了。    不要指望你是不可取代的。除非公司是你开的,否则,不要把自己打造或者试图打造成“不可取代”的人。因为不可取代意味着你的工作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的,公司的安危就取决你一人,这对公司来说风险太大。对你个人来说,你可能随时可能请假、离职等等造成不能工作的情况,谁也不能100

2017-01-16 15:28:29 478

原创 组建一个稳定团队的重要性

曾经,流水线式的工作流程在生产行业大行其道,许多公司也非常推崇,在项目开发中也尝试推行,尤其是“任何人都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是流水线上的一环”这样的思想非常流行,总是觉得人是随时可以取代的,不在意团队的稳定性。    这么多年下来,发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流水线式的工作流是完全不适合的。流水线的工作流,适合的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重复性工作组合”的流程,不管这个流程多么复杂、每个工作的

2017-01-16 14:52:45 10923

原创 需求的层次分级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用户的需求,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分层。    第一层次:生理上的需求。简单的说,就是吃饭、喝水等生存上的需求,缺少了这些中的任何一项,人就无法生存。系统对应的需求,对应的应该是这样的:能够关系到企业生存的需求,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可能创造了价值,也可能是节约了费用;也有非常明显的,也有是隐性的)的,都是决定性的,必不可少的。还有就是系统上

2017-01-13 15:39:01 6030

原创 项目周期中的各个阶段

按照一般的软件项目周期来说,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定义阶段。包括多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系统采用的架构、数据进行规划,与客户确认需求并签订相关合同。该阶段就是一个规划、打基础的阶段,项目未来做出什么样子,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都是由这里决定的。    在这个阶段,很重要的一个过程:需求分析,往往会被忽略。对一个一般的业务系统来说,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为客户的业务管理等做服务的

2017-01-13 14:42:34 7162

原创 管理中的面向对象问题

管理中,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在处理沟通问题。。。。。    封闭性。对象对外都是封闭的 ,也就是说,我不告诉你我有什么,我能做什么,除非我愿意公开。沟通中,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不要去过多的探讨一些别人“内部”的消息,除非你需要。    接口单一。为某项功能提供单一的接口。沟通中,最忌讳的就是有问题不知道找谁问。要把沟通的渠道单一化,把自己内部处理隐藏起来。比如项目组和客户之间,

2017-01-04 14:38:47 293

原创 多维度参与决策

任何事件都是有无数的决定组成,可能有好的决定,也可能有坏的决定;有些决定可能有好的影响,有些决定可能有坏的影响;有些则是一时的,有些就可能是长远的。如何测能做出一个比较好的决定?    任何决定,都肯定是为某一目标服务的,也就是肯定有动力在敦促你“为什么”做决定。所以,一切决定都应该把持一个不能突破的原则,我的决定是为我的目标服务的,这个目标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放弃、乃至违背的底线。

2017-01-04 13:59:04 886

原创 管理的意义

我将员工分为两类:创造价值的人,将价值利益最大化的人。其实,还有第三类,两者都不是的人,在我心目中,这类人已经不是合格的员工了,是要淘汰的,所以,不再将他列入分类中。     创造价值的人,顾名思义,就是用自己的劳动,无中生有的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一般来说,技术人员及生产者等,都属于这类人员。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为公司生产一套套的产品,建立完善一个个的系统。    将价值利益最大

2017-01-03 10:40:52 430

原创 绩效奖励与二八定律

简单的说,二八定律就是20%的人干了项目80%的活,剩下的80%的人,干了20%。    当然,没有那么绝对。但几乎在所有的团队,都是小部分干了大部分的工作。但往往在工资、奖金等福利体现的时候,就不能看出来了。这也是往往很多人感大不公平的根本原因。    许多公司,采用了工资保密这一做法,来掩盖这个问题。实际上,工资报名仅仅是 形式上的东西。真的有心的人,怎么都能得到别人的

2017-01-03 10:22:55 4429

原创 大浪淘沙-建立有效的淘汰机制

一个稳定的组织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的,人才的淘汰,就像不停的有水流冲刷,不停的冲刷掉沙子,保留下金子。为了保持稳定,下面需要不停的补充。    稳定之后,上层的经过了水流的考验,结构性质稳定,下层不停的冲刷淘汰,不停的补充新基础,金字塔也会慢慢的长大。    一个团队必须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人人都有危机感,都有随时被淘汰的可能,才能实现优胜劣汰,保持团队活力的同时,尽可能的

2017-01-03 09:49:40 897

原创 瓜子皮理论--细节决定成败

逢年过节,走亲戚串门,瓜子就成了茶几上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嗑瓜子唠家常也就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项目。随着嘴唇舌头一通搅动,几个有趣的现象也就值得关注:        现象1:过年串门拜年,每走进一个家庭,如果一进门地上很干净,进门后基本上是不吃或者很少吃的,即便是吃了,瓜子皮一般都会集中放到收拾垃圾的地方,很少随手扔;相反,进入一个地面比较脏,已经有许多瓜子皮的家庭,吃东西就比较随便,瓜

2016-12-29 09:24:29 822

原创 十年工作总结

参加工作10年了,从最初的码农,转变到资深码农,也断断续续积累了一些东西。最近心里有股气,憋着难受,顺便也将近10年的工作做个总结。    先说一下工作环境。10年工作以来,看起来换了两家公司,实际上,工作的圈子没变,基本上属于一直在小公司做业务系统的范畴,而且,行业接触也少,主要集中在粮食部门。有些总结,也是基于以上环境下总结的,可能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但是,应该有点用吧。

2016-12-28 10:14:56 2240

原创 有关结对编程的一些新想法

以前了解过结对编程,总觉得结对编程的弊是大于利的。这个,与中国人的性格特点有关系。记得有句话,叫一人成龙,两人成虫,来描述中国人的合作关系,所以吧,总觉得两个人坐在一台电脑前写代码最终要么演变为争吵,要么演变为服从,总之,很难演变成为结对编程期望的结果。今天看《怪诞行为学》这边书,里面提到,拖沓是一种恶习,具有普遍性,而且,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严格的自我控制是很难的事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现在程序

2011-06-15 22:54:00 442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