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候吧,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富人看到穷人在海边晒太阳,然后让他努力工作,赚钱,最后也可以像他一样来晒太阳。然后穷人反问了一句,现在难道我不是?好像当时是要写作文,知足常乐之类的。
在当年看来,穷人很睿智,很富有哲理,是啊,富人忙活了半天,最后和穷人的结果是一样的:在沙滩上晒太阳。为此,作文的内容大体上也是夸穷人,知足常乐之类的内容。现在看来,这就是典型的鸡汤文,看似很有道理,但是仔细想想,不对啊。
是的,现在两个人一样,晒着同样的太阳。但接下来呢,富人可以叫被杯饮料,可以租艘游艇,甚至可以去雨林、草原等等地方,去看看其他风景。穷人呢?也就是在那里晒太阳了。其他的,都干不了。
这个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过年回家,家里人又在说谁谁谁开公司了,谁谁谁干什么了,罗列了一堆成功人士。但是,想过没有,我没成功,是我不努力吗?
简单的说,就说开公司,别人家可以家里给出点,亲戚给凑点,哪怕失败了,估计就是个教训。我呢?说的难听点,现在生存都是问题,怎么去干这样的事情?
为什么富人的孩子比穷人的孩子更成功,教育,环境,人脉等等的因素,促成了富人的孩子有更多的选择。可以选择做个安安静静的富二代,也可以尝试着去创业等等。总之,他面对的是多的多的选择,哪怕是选择错误了,也顶多是个教训,不会伤筋动骨。
穷人的孩子呢?首先,面对的是生存的压力。你要想着怎么赚钱把自己养活了,要为以后的养老做打算,算计来算计去,就没有那个“创业”的心了。也就是说,没有了冒险的资本。或者说是,在冒险前,会有更多的顾虑。生存的压力下,有些事,确实离得很远,有时候,都觉得远的不可想象。
实际上说来,就是你能选择的机会更少了。看起来是人人平等,实际上,不可能的。
要给自己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也给自己创造更多可选择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