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 大家好~
今天我們來谈谈,常见的芯片失效原因 ESD EOS。
ESD:
英文:Electrical Static Discharge;
定义:不同静电电位的两个物体之间的电荷转移;中文释为静电放电。静电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
EOS:
英文:Electrical Over Stress
定义:指所有的过度电性应力,如过电烧毁 (过电压,过电流 ,过功率);
EOS通常产生于:
- 电源(AC/DC) 干扰、过电压。
- 由于测试程序切换(热切换)导致的瞬变电流/峰值/低频干扰。其过程持续时间可能是几微秒到几秒(也可能是几纳秒),很短的EOS 脉冲导致的损坏与ESD损坏相似。
- 闪电。
- 测试程序开关引起的瞬态/毛刺/短时脉冲波形干扰。
- 测试设计欠佳,例如,在器件尚未加电或已超过其操作上限的情况下给器件发送测试信号。再比如在对器件供电之前加入测试信号,或超过最大操作条件。
- 来自其它设备的脉冲信号干扰,即从其它装置发送的脉冲。
- 不恰当的工作步骤,工作流程不甚合理。
- 接地点反跳(由于接地点不够导致电流快速转换引起高电压)
防护手段:
建议参考芯片Datasheet ,优化模组设计时的电压过应力电源应用,以减少芯片的电压过应该力
建议模组添加TVS防护元件
以OV sensor 为例, 可以参考DC characteristicsy章节
ESD产生的方式:
- 如接触、摩擦等。静电的特点是高电压、低电量、小电流和作用时间短的特点;
- 人体自身的动作或与其它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或感应等因素,可以产生几千伏甚至上万伏的静电;
- 摩擦起电和人体静电是电子工业中的两大危害;
防护手段:
1、静电耗散
主要是使用静电耗散材料,(即表面电阻在10的5次方欧姆到10的11次方欧姆之间的材料),来替代普通的材料。比如在防静电工作区使用的防静电台垫,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包装盒等等。
2、静电泄放
通常是指设备和人员的接地,即通过截面积符合标准的金属导线将设备接地,人员则通过手环、服装、防静电鞋等措施接地。
3、静电中和
一般是指在难以使用接地或静电耗散措施的场合,使用离子发生器制造正负离子,并将离子吹送到需要消除静电的区域,来中和产生的静电。常见的有离子风机、风蛇等等。
4、静电屏蔽
静电屏蔽又分为主动屏蔽和被动屏蔽。主要是指利用法拉第笼原理,使用封闭导体来对静电源或需要防护的产品进行屏蔽。
5、环境增湿
实验数据表明,环境湿度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静电放电发生的几率。但环境增湿只能作为辅助措施使用,不能代替以上措施。
6、电子产品的ESD防护设计
即在静电敏感元器件上设置防静电电路,国内外已有设计成熟的多种保护电路,最高对上千伏的静电电压进行有效防护。保护电路可以降低元器件对ESD的敏感性,但不能完全消除
OV sensor ESD 耐受等级记载于可靠性测试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