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恐惧症

本文探讨了选择恐惧症的普遍症状及背后的心理活动,包括积极与消极两种心态的冲突,并提出了几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如借助‘高人’指点、提升自身认知水平及采用隔岸观火的策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普遍症状


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

  • 到底该不该出国,有说好的,有说坏的
  • 到底是否马上离职,还是继续留下。离职下不了决心,留下又会面临之前的“烦心事”
  • 房子到期,要不要续租

二、普通心理活动

    处于选择恐惧症的人,通常有下面的两种心理活动:

  • 积极心理。应该勇敢迈出第一步,理由如下:
  1. 对目前的生活/工作状态有N多种不满意之处
  2. 最保守估计,新的生活/工作状态不会比现在差
  3. 对幸福感/满意度会增加
  4. 未来的“牌”会比当前好
  • 消极心理。理由如下:
  1. 目前生活/工作状态还是有某些可接受的地方的
  2. 目前的状态安稳,如果条件允许,还是能有所期待的
  3. 换到了新的生活/工作状态,不一定比现在更好
  4. 怕目前的“一手好牌”被打坏

不能做决定/选择恐惧的根本原因:在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直接来来回回反复,二者打成平手


    这种无限循环不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也就是无论给多少时间,都不会打消心理的矛盾。这种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认知局限。

目前对事情/自身的认知,价值观,眼界局限,过往经历(童年经历、过往得失等)本身决定了一个人对事情的积极心理、消息心理。

此时,单单依靠个人的力量已经无法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选择本身、分析当前局势、未来局势。

三、打破选择恐惧

    选择难做的根本途径:打破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二者的均衡,当二者失去平衡时,你的选择自然呼之欲出了。而打破二者平衡的方法需要引入外部的力量了:


外部力量的来源:

  • “高人”/局外人的直接指点。尽其所能去听取所有的意见,特别是“高人”的指点,他们跳出当前你的思维/利益局限,客观分析。当然了,其他人的意见你只可参考,最终的决定还是自己,所以决定最终的负责人还是自己。
  • 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这是长远并且能使自己终身受益的方法。之前的blog思维模型可以锻炼自己思考问题/行为做事的模式。每次遇到选择困难时,可以反复使用思维模型来check自己的思路,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考成熟度。
  • 隔岸观火的策略。这是避免过多浪费时间、限于过多纠结的最快速的方法。既然无论思考多长时间都不能分辨哪个是更好的选择,就证明2个选择本身选择哪个都没有必然的好坏(如同薛定谔的猫,只有打开盒子的瞬间,才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跳出自己的角色,当选择当成是另一个人的选择,作为“局外人”来重新看待问题,并遵循内心最迫切的期望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多则惑少则明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