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性原理的大概内容是:面对复杂问题时,不要拘泥于市面上已有的方案,
要回归最底层的原理,推导出全新的方案,实现低成本与高效率。
本质是用物理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因为宏观判断可能出错,但物理学是无法违背的。
想要得出全新的答案,就要回归本源去思考。
2、特斯拉、星舰、iPod、iPhone、Wii、NS、Z野炊都是这样的产物。
魂、肉鸽、吃鸡、wind之旅ren也都如此,于是才有了自我风格。
用全新的思路去做一个并不新的产品,新瓶装老酒,产生革命性的产品,颠覆原有市场。
不用管别人是怎么干的,放弃向外求,而转为向内求,自己去另辟蹊径,
找到蓝海,也就回避了红海。
3、向内求,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不过度关注外界动态,尤其是浪费时间的屁大点事,
而聚焦内在思考,解构,重组,创造,
针对用户需求而重新思考,
不直接抄现成答案,而自己去闯一条新路,六经注我,
成本自然是有的,但成功的话,效果也是惊人的。
需要充足的自信,骨气,以及实力。
当然,没那么容易。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