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科学先驱:从过去到现代的探索之旅
早期先驱的贡献
在色彩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众多先驱者的贡献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这一领域的前行道路。让我们先来了解几位早期先驱的故事。
米歇尔 - 欧仁·谢弗勒尔(Michel - Eugène Chevreul)
谢弗勒尔生活于1786 - 1889年,他在色彩和化学领域有着诸多重要著作。例如《对动物源脂肪的化学研究》《关于有机分析的一般思考及其应用》等。他还著有《颜色同时对比定律》,该书英文版《颜色的和谐与对比原则及其在艺术中的应用》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的研究为后来的色彩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扬·伊万杰利斯塔·浦肯野(Jan Evangelista Purkyně)
浦肯野出生于1787年12月17 - 19日之间,于1869年7月28日去世。他的成长经历丰富,早年从父亲那里学会观察自然和人,母亲赋予他勤奋、自律和幽默感。他的学习生涯曲折,先后在多所学校学习和任教,后因经济原因中断哲学学习,又在他人资助下学习医学。
浦肯野在视觉科学领域贡献卓著。他是视觉科学的早期先驱之一,研究了诸多主观视觉现象,如明暗、电流和血管图案、眩光图案、黑暗中的主观感受、盲点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浦肯野效应”。
- 浦肯野效应 :作为医学生时,他在春日漫步乡村时发现,日落之后花朵颜色会发生变化,红色花朵变暗,黄色褪色,蓝色变亮。经过系统研究,他发现降低光照时,蓝色比红色显得更亮。这一现象部分归因于视杆细胞对感知颜色的贡献。视杆细胞在低光照下被激活,与夜视相关;视锥细胞在高光照下被激活,与日间和色彩视觉相关。在黎明或黄昏等特定条件下,光照既能激活视锥细
色彩科学先驱的探索历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