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OJ Verilog 在线评测题解 100-105

文章概述了在Verilog中实现RV32I架构下的寄存器堆、程序计数器、数据处理和存储模块的详细步骤,展示了如何通过指令操作和逻辑判断进行硬件设计。

近跟着老师学习Verilog,做了中科大的练习题,将答案记录一下

Q62-99

题在哪儿

Q100 寄存器堆模块

题目描述

在RV32I中,寄存器堆指32个通用寄存器的集合,具有专门的读写端口,可并发访问不同寄存器。

我们用5位数代表寄存器的端口号,需要注意的是:当待写入寄存器端口号为0时,往x0写入的数据总是被丢弃,因为x0寄存器恒为0,不能对x0寄存器的值进行修改。设置x0寄存器,既可以提供常量0(比如RISC-V用sub rd, x0, rs来实现neg取负数指令),也可以提供一个可以丢弃结果的场所(比如RISC-V使用addi x0, x0, 0实现nop空指令)。

当A1有意义时,其对应指令中的rs1,即第15到19位;同理,当有意义时,A2对应指令中的rs2,即第20到24位;A3对应指令中的rd,即第7到11位。

输入格式

1.时钟信号clk 2.位宽为5的待读取寄存器端口号A1 3.位宽为5的待读取寄存器端口号A2 4.位宽为5的待写入寄存器端口号A3 5.位宽为32的待写入数据WD 6.位宽为1的寄存器写使能信号WE

输出格式

1.位宽为32的从A1对应的寄存器中读出的数据RD1 2.位宽为32的从A2对应的寄存器中读出的数据RD2

代码

module top_module(
input         clk,
input  [4:0]  A1,A2,A3,
input  [31:0] WD,
input 	      WE,
output [31:0] RD1,RD2
);
reg [31:0] reg_file[0:31];
//初始化寄存器堆
integer i;
initial
begin
    for(i=0;i<32;i=i+1) reg_file[i] = 0;
end

//写入寄存器
always@(posedge clk)
begin
	/*待填*/
    if(WE&A3!=0) //A3==0的情况排除?X0一直为0
        reg_file[A3]= WD;
    else ;
end

//读取寄存器
    assign RD1 = reg_file[A1]/*待填*/;
    assign RD2 = reg_file[A2]/*待填*/;

endmodule

Q101 程序计数器模块

题目描述

当执行一条指令时,首先需要根据PC中存放的指令地址,将指令由内存取到指令寄存器中,此过程称为取指。

PC全称ProgramCounter(程序计数器),它是计算机处理器中的寄存器,包含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一般情况下,当指令被获取,程序计数器存储的地址加四(一条指令有32位,为4字节)。当遇到跳转指令(jal,jalr)或者满足分支跳转指令(所有B类指令)的跳转条件时,则将程序计数器的内容设置为转移指令规定的地址。

输入格式

1.时钟信号clk 2.复位键rst,当rst为1时将PC置零 3.位宽为1的跳转信号JUMP,当JUMP为1时将PC设为JUMP_PC 4.位宽为32的待跳转的地址JUMP_PC

输出格式

位宽为32的当前周期需要执行指令的地址pc

代码

module top_module(
input              clk,
input              rst,
input              JUMP,
input       [31:0] JUMP_PC,
output reg  [31:0] pc);
wire [31:0] pc_plus4;
assign pc_plus4 = pc + 32'h4
### 东方博宜 OJ 1765 题解或解题思路 由于当前引用中并未直接提及东方博宜 OJ 平台编号为 1765 的题目内容及解法,以下将基于已有的引用信息和常规竞赛编程问题的解决方法,提供一种可能的分析与解答框架。 #### 可能的题目类型 根据东方博宜 OJ 平台的特点以及引用中的其他题目[^1],可以推测 1765 题目可能涉及以下领域之一: - 数据结构操作(如数组、链表、栈等) - 算法设计(如排序、搜索、动态规划等) - 字符串处理 - 数学计算 假设该题目属于常见算法题型之一,以下将从数据结构操作的角度进行分析。 #### 数据结构操作示例 若题目要求对一个序列进行多次操作(如插入、删除、排序等),可以参考引用 [4] 中的代码逻辑。以下是类似的实现方式: ```cpp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m; // n: 初始序列长度, m: 操作次数 cin >> n >> m; vector<int> v; // 存储初始序列 for (int i = 0; i < n; i++) { int opt; cin >> opt; v.push_back(opt); } for (int i = 1; i <= m; i++) { int opt, x; cin >> opt >> x; vector<int>::iterator it = v.begin(); if (opt == 1) { // 插入 int y; cin >> y; v.insert(it + x, y); } else if (opt == 2) { // 删除 v.erase(it + x - 1); } else if (opt == 3) { // 排序 int y; cin >> y; sort(it + x - 1, it + y); } else if (opt == 4) { // 反转 int y; cin >> y; reverse(it + x - 1, it + y); } else { // 自定义操作 int y, z; cin >> y >> z; for (int j = --x; j < y; j++) { if (v[j] == z) { v.erase(it + j); j--; y--; } } } } for (int i = 0; i < v.size(); i++) { cout << v[i] << " "; } return 0; } ``` 此代码适用于多操作场景下的序列管理问题,具体功能已在注释中标明[^4]。 #### 字符串处理示例 如果题目涉及字符串操作,例如生成特定格式的输出,可以参考引用 [5] 的代码逻辑。以下是类似的应用: ```cpp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har c; int n; cin >> c >> n;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n - i; j++) { cout << ' '; } for (int j = 1; j <= 2 * i - 1; j++) { cout << char(c + j - 1); } cout << endl; } return 0; } ``` 此代码用于生成字符三角形,可根据实际题目需求调整逻辑[^5]。 #### 解题思路总结 在没有明确题目描述的情况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分析输入输出格式,明确问题核心。 2. 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或算法。 3. 编写代码时注意边界条件和特殊情况的处理。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