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协议栈各层详解
1. 数据请求流程概述
客户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使用应用层协议形成请求,该请求依次经过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最终到达链路层协议,随后被传输到本地网络。请求会在互联网中从一个网络传输到另一个网络,例如通过路由器 A 从网络 1 路由到网络 2,再通过路由器 B 从网络 2 路由到网络 3。当请求到达目标服务器后,它会从链路层协议开始,逐层向上经过网络协议,最终到达应用层协议。服务器上运行的进程接收请求,并根据客户端最初使用的应用层协议进行解释和响应。
2. 链路层(Link Layer)
链路层是互联网协议套件的最底层,主机之间的物理和逻辑连接称为网络链路。链路层协议用于同一网络中的设备相互通信。链路上的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标识它的网络地址,对于许多链路层协议来说,这个地址称为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AC 地址)。链路层数据被分成称为帧的小单元,每个帧包括描述帧的头部、数据有效载荷以及用于检测错误的帧尾。
| 帧组成部分 | 说明 |
|---|---|
| 帧头 | 包含源和目标 MAC 地址,以及帧数据部分所携带数据类型的描述符 |
| 帧数据 | 实际的数据有效载荷 |
| 帧尾 | 用于检测错误 |
常见的链路层技术有 Wi-Fi 和以太网: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