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自动机与语法形式体系解析

自动机与语法形式体系解析

1. 自动机类型与语言识别

在自动机领域,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自动机被提出作为下推自动机(PDA)的扩展。这些自动机可分为不同的类别,每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1 多栈或复杂结构栈自动机

这类自动机相较于传统的 PDA,要么拥有多个栈,要么栈的结构更为复杂,例如栈中嵌套栈。其中一些较为受限的版本,如嵌入式下推自动机(EPDA)和双栈自动机(2 - SA),能够精确识别树邻接语言(TAL)。

1.2 线程自动机(TA)

线程自动机(TA)能够识别所有线性上下文无关重写语言(LCFRLs),即由线性上下文无关重写系统(LCFRS)、等价的简单范围连接文法(simple RCG)和多上下文无关文法(MCFG)所生成的语言。对于给定的树邻接文法(TAG)或简单 RCG,我们可以构建等价的 TA。在这两种情况下,自动机模拟派生树的自顶向下、从左到右的遍历,这相当于 Earley 风格的识别。Villemonte de la Clergerie(2002)提出了 TA 的多项式实现。

1.3 相关引理

对于每个简单 RCG G,都存在一个 TA M,使得 L(G) = L(M)。不过,是否存在不能由简单 RCG 生成但能被 TA 识别的语言,这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

2. 语法形式体系的语言层次结构

不同的语法形式体系和自动机对应着不同的语言类,它们构成了一个语言层次结构。以下是部分常见的语法形式体系及其对应的语言类:
| 语法形式体系 | 典型语言 |
| — | — |
| CFG, 1 - MCFG, PDA | L1 = {anbn | n ≥ 0} |
| TAG, LIG, CCG, tree - local MCTAG, EPDA | L2 = {anbncn | n ≥ 0}, L3 = {ww | w ∈ {a, b}∗} |
| 2 - LCFRS, 2 - MCFG, simple 2 - RCG | - |
| 3 - LCFRS, 3 - MCFG, simple 3 - RCG | L4 = {an1an2an3an4an5 | n ≥ 0}, L5 = {www | w ∈ {a, b}∗} |
| LCFRS, MCFG, simple RCG, MG, set - local MCTAG, finite - copying LFG | - |
| Thread Automata (TA) | - |
| PMCFG | L6 = {a2n | n ≥ 0} |
| RCG, simple LMG | (= PTIME), mildly context - sensitive |

除了线性上下文无关重写系统(LCFRS)和线程自动机(TA)之间的关系外,其他的包含关系都是严格的。目前尚不清楚 LCFRS 和 TA 是否能产生相同的语言类。

3. 常见缩写解释

为了便于理解相关内容,以下是一些常见缩写的解释:
| 缩写 | 全称 |
| — | — |
| (2,2) - BRCG | Binary bottom - up non - erasing RCG with at most two variables per left - hand side argument |
| 2 - SA | Two - Stack Automaton |
| ACG | Abstract Categorial Grammar |
| AFL | Abstract Family of Languages |
| CCG | Combinatory Categorial Grammar |
| CFG | Context - Free Grammar |
| CNF | Chomsky Normal Form |
| EPDA | Extended Push - Down Automaton |
| FSA | Finite State Automaton |
| GCFG | Generalized Context - Free Grammar |
| GNF | Greibach Normal Form |
| HPSG | Head - Driven Phrase Structure Grammar |
| IG | Indexed Grammar |
| LCFRS | Linear Context - Free Rewriting System |
| LFG | Lexical Functional Grammar |
| LIG | Linear Indexed Grammar |
| LTAG | Lexicalized TAG |
| LMG | Literal Movement Grammar |
| MCFG | Multiple Context - Free Grammar |
| MCTAG | Multicomponent Tree Adjoining Grammar |
| MG | Minimalist Grammar |
| NRCG | Negative Range Concatenation Grammar |
| NPDA | Nested Push - Down Automaton |
| PDA | Push - Down Automaton |
| PMCFG | Parallel Multiple Context - Free Grammar |
| PRCG | Positive Range Concatenation Grammar |
| RCG | Range Concatenation Grammar |
| SD - 2SA | Strongly - Driven Two - Stack Automaton |
| SNMCTAG | tree - local MCTAG with shared nodes |
| SRCG | Simple Range Concatenation Grammar |
| TA | Thread Automaton |
| TAG | Tree Adjoining Grammar |
| TSG | Tree Substitution Grammar |
| TT - MCTAG | Tree - Tuple MCTAG with Shared Nodes |
| V - TAG | Vector - TAG |

4. 问题与解决方案

4.1 问题类型概述

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与自动机和语法形式体系相关的问题,例如构建特定语言的自动机、分析语法的性质、推导语言的范围等。以下是一些具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4.2 部分问题及解答示例

4.2.1 问题 2.1

对于语言 L2 := {anbn | n ≥ 0}:
- 可以用文法 G = ⟨{S}, {a, b}, {S → aSb, S → ε}, S⟩来生成。
- 假设存在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CFG)能生成该语言,其产生式形式为 X → αaβbγ(X ∈ N,α, β, γ ∈ N ∗)。若将这些产生式中的 X → αaβbγ 替换为 X → αaβaγ 和 X → αbβbγ,则会得到一个生成复制语言的 CFG,这与复制语言不是上下文无关语言的事实相矛盾。

4.2.2 问题 3.1

在识别过程中,项目可以有 [•A, i, −](0 ≤ i ≤ n,用于预测类别)和 [A•, i, j](0 ≤ i < j ≤ n,用于完成类别)的形式,目标项目是 [S•, 0, n]。需要以下推导规则:
- 扫描 - 预测(scan - predict) :从预测的 A 项目出发,基于存在产生式 A → aB 来预测 B 项目。

[•A, i, −]
[•B, i + 1, −]
存在产生式 A → aB ∈ P 且 wi + 1 = a
  • 扫描(scan) :基于存在产生式 A → a,将预测的 A 项目转换为完成的 A 项目。
[•A, i, −]
[A•, i, i + 1]
存在产生式 A → a ∈ P 且 wi + 1 = a
  • 完成(complete) :基于存在完成的 B 项目和产生式 A → aB,将预测的 A 项目转换为完成的 A 项目。
[•A, i, −][B•, i + 1, j]
[A•, i, j]
存在产生式 A → aB ∈ P 且 wi + 1 = a
4.2.3 问题 4.1

对于语言 L3:
- 可以构建一个树邻接文法(TAG):

S
ε
SNA
a
S
b S∗
NA c
  • 假设存在一个无邻接约束的 TAG G 能生成 L3,且不失一般性地假设 G 不包含替换节点。G 至少有一个辅助树 β,其叶子由终结符标记,β 必须包含相同数量的 a、b 和 c。否则,可能会推导出 a、b 和 c 数量不同的单词。若将 β 邻接到其根节点,会得到一个派生辅助树 β′。若 β 的产出是 aibici(i ≥ 1),对于脚节点有以下几种可能情况:
    • 脚节点在所有 a 的左侧或所有 c 的右侧:使用 β′ 可以推导出包含子串 aibiciaibici 的单词,这会产生矛盾。
    • 脚节点在第 k 个 a 的右侧(1 ≤ k ≤ i):使用 β′ 可以推导出包含子串 ai−kbiciai−kbici 的单词,产生矛盾。
    • 脚节点在第 k 个 b 的右侧(1 ≤ k ≤ i):使用 β′ 可以推导出包含子串 aibkaibk 和 bi−kcibi−kci 的单词,产生矛盾。
    • 脚节点在第 k 个 c 的左侧(1 ≤ k ≤ i):使用 β′ 可以推导出包含子串 aibick−1aibick−1 的单词,产生矛盾。

因此,不存在无邻接约束的 TAG 能生成 L3。

4.3 算法复杂度分析

在分析自动机和语法的相关算法时,复杂度分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例如,CYK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由图表的内存需求决定,由于图表是一个 |N|×n×n 的表格,所以空间复杂度为 O(n2)。对于固定识别问题,某些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 CYK 情况类似,为 O(n3)。以某算法中 complete 规则为例,其复杂度分析如下:
- complete 规则:

[B, ρB], [C, ρC]
[A, ρA]
A(ρA) → B(ρB)C(ρC) 是相对于 w 的 c ∈ P 的实例化

由于最大元数为 k,该规则的每个前件项目最多有 2k 个范围边界。在最坏情况下,A、B、C 的元数都为 k,且每个左侧参数只包含两个变量,这会导致 3k 个独立的范围边界,因此整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O(n3k)。

5. 线程自动机(TA)相关问题分析

5.1 TA 的语言识别

考虑一个 TA:M = ⟨N, T, S, ret, κ, K, δ, U, Θ⟩,其中 N = {S, S′, SA, SB, A, B, ret},T = {a, b},K = N 且 κ 为恒等映射,δ(S) = δ(A) = δ(SA) = δ(B) = δ(SB) = 1,δ(ret) = ⊥,具有以下转换规则:

S → [S]S′,
S′ a→A2,
S′ a→SA,
SA → [SA]S′,
S′ b→B2,
S′ b→SB,
SB → [SB]S′,
A2 a→ret,
[SA]ret →A2,
B2 b→ret,
[SB]ret →B2

该 TA 接受的字符串语言是 {wwR | w ∈ {a, b}+}。

5.2 具体单词的线程集分析

对于单词 w = abba,其成功的配置如下:
| 线程集 | 剩余输入 | 操作 |
| — | — | — |
| ε : S | abba | |
| ε : S, 1 : S′ | abba | S −→[S]S′ |
| ε : S, 1 : SA | bba | S a−→SA |
| ε : S, 1 : SA, 11 : S′ | bba | SA −→[SA]S′ |
| ε : S, 1 : SA, 11 : B2 | ba | S′ b−→B2 |
| ε : S, 1 : SA, 11 : ret | a | B2 b−→ret |
| ε : S, 1 : A2 | a | [SA]ret −→A2 |
| ε : S, 1 : ret | ε | A2 a−→ret |

通过这些线程集和操作,我们可以看到 TA 如何逐步处理输入字符串并最终接受该字符串。这体现了 TA 在识别特定语言时的工作机制。

5.3 相关流程 mermaid 图

graph TD;
    A[开始: ε : S, 输入 abba] --> B[生成 1 : S′, 操作 S −→[S]S′];
    B --> C[生成 1 : SA, 操作 S a−→SA];
    C --> D[生成 11 : S′, 操作 SA −→[SA]S′];
    D --> E[生成 11 : B2, 操作 S′ b−→B2];
    E --> F[生成 11 : ret, 操作 B2 b−→ret];
    F --> G[生成 1 : A2, 操作 [SA]ret −→A2];
    G --> H[生成 1 : ret, 操作 A2 a−→ret, 接受输入];

这个 mermaid 图展示了 TA 处理单词 abba 的流程,从开始状态逐步进行转换,最终达到接受状态,直观地呈现了 TA 的工作过程。

6. 多上下文无关文法(MCFG)相关问题

6.1 构建 MCFG 生成特定语言

对于某些语言,可以构建不同的 MCFG 来生成。例如:
- 语言 1 :可以使用以下 MCFG 生成。
- 重写规则:
- (S → f_1[A])
- (A → f_2[A])
- (A → f_3[ ])
- 操作:
- (f_1[\langle X, Y, Z, U\rangle] = \langle XY ZU\rangle)
- (f_2[\langle X, Y, Z, U\rangle] = \langle aX, bY, cZ, dU\rangle)
- (f_3[ ] = \langle a, b, c, d\rangle)
- 语言 2 :也可以使用另一种 MCFG 生成。
- 重写规则:
- (S → f_1[A])
- (A → f_2[A])
- (A → f_3[ ])
- 操作:
- (f_1[\langle X, Y\rangle] = \langle XY\rangle)
- (f_2[\langle X, Y\rangle] = \langle aXb, cYd\rangle)
- (f_3[ ] = \langle ab, cd\rangle)

6.2 分析 MCFG 子句的性质

考虑一个 MCFG 的子句:

S(XY Z) → A(Y )B(X, Z)
A(aX) → A(X)
A(a) → ε
B(bX, bY b) → B(X, Y )
B(ε, ε) → ε
  • yield(A) :({\langle a^n\rangle| n ≥ 1})
  • yield(B) :({\langle b^n, (bb)^n\rangle| n ≥ 0})
  • 该 MCFG 生成的语言是 ({b^m a^n (bb)^m | n ≥ 1, m ≥ 0})
  • 对于单词 (w = abbb),(r - yield(B) = {(\langle i, i\rangle, \langle j, j\rangle) | 0 ≤ i, j ≤ 4} ∪ {(\langle 1, 2\rangle, \langle 2, 4\rangle), (\langle 3, 4\rangle, \langle 1, 3\rangle)})

6.3 推导 MCFG 生成的语言

对于一些 MCFG,我们可以推导其生成的语言。例如:
- 某 MCFG 生成的语言是 ({a^n b^n c^m d^m a^n b^n c^m d^m | n, m ≥ 0})
- 另一个 MCFG 生成的语言是 ({w_1 w_2 | w_1 ∈ {a, b}^*, w_2) 是 (w_1) 在同态 (f)((f(a) = b),(f(b) = a))下的像 (})

6.4 证明语言不属于 k - MCFL

证明语言 (L = {w^{2k + 1} | w ∈ {a, b}^*}) 不是 (k -) 多上下文无关语言((k - MCFL)):
- 假设 (L) 是 (k - MCFL),那么它与正则语言 ((a + b^+)^{2k + 1}) 的交集 (L’ = {(a^n b^m)^{2k + 1} | n, m > 0}) 也应该是 (k - MCFL)。
- 如果 (L’) 是 (k - MCFL),它应该满足 (k - MCFL) 的泵引理。即存在一个单词 ((a^n b^m)^{2k + 1})((m, n > 0)),使得该单词的 (2k) 个子串可以被迭代。
- 至少有一个子串不为空,且没有一个子串可以包含不同的终结符,否则泵操作会立即导致生成不在 (L’) 中的字符串。
- 但是,如果最多对 (2k) 个字符串进行泵操作,每个字符串只包含 (a) 或只包含 (b),我们必然会得到不在语言 (L’) 中的字符串,这与 (L’) 满足 (k - MCFL) 泵引理的假设相矛盾。
- 因此,(L’) 和 (L) 都不是 (k - MCFL)。

7. 范围连接文法(RCG)相关问题

7.1 RCG 的类型及语言生成

7.1.1 简单 RCG
  • 语言 (L_1) 可以由简单 RCG (G_1) 生成:
    (G_1 = \langle{S, A}, {c, d}, {X, Y, U, V}, S, P\rangle),其中 (P) 是以下子句集:
S(XY UV ) → A(X, Y, U, V )
A(cX, cY, cU, cV ) → A(X, Y, U, V )
A(dX, dY, dU, dV ) → A(X, Y, U, V )
A(ε, ε, ε, ε) → ε
7.1.2 非简单 RCG
  • 语言 (L_2) 只能由非简单 RCG (G_2) 生成:
    (G_2 = \langle{S, eq}, {a}, {X, Y, Z}, S, P\rangle),其中 (P) 是以下子句集:
S(XY Z) → S(X)eq(X, Y, Z)
S(a) → ε
eq(aX, aY, aZ) → A(X, Y, Z)
eq(a, a, a) → ε

7.2 RCG 的线性非擦除简单 LMG 形式

  • 语言 (L_1) 可以由线性非擦除简单字面移动文法(LMG)(G_3) 生成,(G_3) 包含与生成该语言的简单 RCG 相同的子句。
  • 语言 (L_2) 可以由以下简单 LMG (G_4) 生成:
    (G_4 = \langle{S}, {a}, {X}, S, P\rangle),其中 (P) 是以下子句集:
S(XXX) → S(X)
S(a) → ε

7.3 等价简单 2 - RCG 的转换

将某种形式转换为等价的简单 2 - RCG:

S(X) → ⟨α⟩(X)
⟨α⟩(LR) → ⟨adj, α, ε⟩(L, R)
⟨β⟩(aLb, cRd) → ⟨adj, β, 2⟩(L, R)
⟨adj, α, ε⟩(L, R) → ⟨β⟩(L, R)
⟨adj, β, 2⟩(L, R) → ⟨β⟩(L, R)
⟨adj, α, ε⟩(ε, ε) → ε
⟨adj, β, 2⟩(ε, ε) → ε

7.4 RCG 的解析复杂度

对于二值化的 RCG,complete 规则如下:

[A1, ρ1], [A2, ρ2]
[A0, ρ]
A0(ρ0) → A1(ρ1)A_k(ρ2) 是一个实例化子句

与简单 RCG 不同,我们不能假设左侧的变量也出现在右侧。在最坏情况下,这些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 对于左侧,每个参数最多有 3 个范围边界,每个子句最多有 (3k) 个范围边界。
- 对于右侧,每个参数最多有 2 个范围边界,每个子句最多有 (2×2k) 个范围边界。
- 因此,每个子句总共有最多 (3k + 4k = 7k) 个范围边界,这些边界的值可以在 0 到 (n) 之间。
- 所以,使用该算法解析这种受限类型的 RCG 的时间复杂度为 (O(n^{7k}))。

7.5 RCG 子句的范围约束分析

考虑子句 (A(aX, Y a, ε) → C(XY )),其范围约束向量 (\langle r, C\rangle) 如下:
- (r = (\langle r_1, r_2\rangle, \langle r_3, r_4\rangle, \langle r_5, r_6\rangle, \langle r_7, r_8\rangle, \langle r_9, r_{10}\rangle))
- (C = {r_1 ≤ r_2, \ldots, r_9 ≤ r_{10}, r_1 + 1 = r_2, r_7 + 1 = r_8, r_2 = r_3, r_4 = r_5, r_6 = r_7, r_9 = r_{10}})

7.6 RCG 生成语言及相关性质分析

考虑一个 RCG (G):

S(XY ) → A(X, X)B(Y, Y )
A(aX, bY ) → A(X, Y )
B(cX, dY ) → B(X, Y )
A(bX, Y ) → A(X, Y )
B(dX, Y ) → B(X, Y )
A(X, aY ) → A(X, Y )
B(X, cY ) → B(X, Y )
A(ε, ε) → ε
B(ε, ε) → ε
  • 生成的语言 :(L(G) = {w_1 w_2 | w_1 ∈ {a, b}^ ) 且 (|w_1|_a = |w_1|_b),(w_2 ∈ {c, d}^ ) 且 (|w_2|_c = |w_2|_d})
  • First 集
    • (First(A, 1) = First(A, 2) = {a, b, ε})
    • (First(B, 1) = First(B, 2) = {c, d, ε})
  • 可能的过滤器
    • (A) 的组件属于 ({a, b}^ ),而 (B) 的组件属于 ({c, d}^ )。
    • 对于 (A) 或 (B) 的产出中的每个范围向量 ((\langle l_1, r_1\rangle, \langle l_2, r_2\rangle)),都有 (r_1 = r_2)。

8. 自动机和文法相关问题总结

8.1 问题总结表格

问题类型 具体问题 解决方案要点
自动机构建 构建接受特定语言的自动机 根据语言特点选择合适的自动机类型,如 EPDA、TA 等,并确定其状态、转换规则等
文法性质分析 判断文法是否为简单 RCG、MCFG 等 检查文法的产生式形式,如变量的使用次数、线性性质等
语言推导 推导文法生成的语言 分析文法的产生式,通过迭代和组合规则来确定语言的形式
复杂度分析 分析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 考虑规则的应用次数、范围边界的数量等因素

8.2 整体流程 mermaid 图

graph LR;
    A[问题提出] --> B[选择合适方法];
    B --> C{方法类型};
    C -->|自动机| D[构建自动机];
    C -->|文法| E[分析文法性质];
    C -->|语言推导| F[推导语言范围];
    C -->|复杂度分析| G[分析算法复杂度];
    D --> H[验证自动机正确性];
    E --> I[确定文法类型];
    F --> J[得到语言形式];
    G --> K[确定复杂度结果];
    H --> L[问题解决];
    I --> L;
    J --> L;
    K --> L;

这个 mermaid 图展示了处理自动机和文法相关问题的整体流程,从问题提出开始,经过选择合适的方法,再到具体的处理步骤,最终解决问题,清晰地呈现了整个过程。通过对这些自动机和文法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它们的性质和应用,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基础。

【四轴飞行器】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的研究展开,重点介绍基于Matlab代码实现的四轴飞行器动力学建模仿真方法。研究构建了考虑非线性特性的飞行器数学模型,涵盖姿态动力学运动学方程,实现了三自由度(滚转、俯仰、偏航)的精确模拟。文中详细阐述了系统建模过程、控制算法设计思路及仿真结果分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四轴飞行器的飞行动力学特性控制机制;同时,该模拟器可用于算法验证、控制器设计教学实验。;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无人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尤其适合从事飞行器建模、控制算法开发的研究生和初级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四轴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学习仿真验证;②作为控制器(如PID、LQR、MPC等)设计测试的仿真平台;③支持无人机控制系统教学科研项目开发,提升对姿态控制系统仿真的理解。;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Matlab代码逐模块分析,重点关注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实现方式,动手运行并调试仿真程序,以加深对飞行器姿态控制过程的理解。同时可扩展为六自由度模型或加入外部干扰以增强仿真真实性。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多智能体点对点过渡轨迹生成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的多智能体点对点过渡轨迹生成研究”展开,重点介绍如何利用DMPC方法实现多智能体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协同轨迹规划控制。文中结合Matlab代码实现,详细阐述了DMPC的基本原理、数学建模过程以及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涵盖点对点转移、避障处理、状态约束通信拓扑等关键技术环节。研究强调算法的分布式特性,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鲁棒性,适用于多无人机、无人车编队等场景。同时,文档列举了大量相关科研方向代码资源,展示了DMPC在路径规划、协同控制、电力系统、信号处理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化、控制理论或机器人学基础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智能系统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熟悉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对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优化算法有一定兴趣或研究需求的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多智能体系统的轨迹生成协同控制研究,如无人机集群、无人驾驶车队等;②作为DMPC算法学习仿真实践的参考资料,帮助理解分布式优化模型预测控制的结合机制;③支撑科研论文复现、毕业设计或项目开发中的算法验证性能对比。;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DMPC的优化建模、约束处理信息交互机制;按文档结构逐步学习,同时参考文中提及的路径规划、协同控制等相关案例,加深对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整体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