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语言的语法形式体系
1. 上下文无关文法与自然语言
1.1 上下文无关文法的生成能力
长期以来,关于上下文无关文法(CFG)是否足以描述自然语言一直存在争议。曾有多种方法使用CFG,常通过添加转换机制(Chomsky,1956)或特征(Gazdar等,1985)来处理自然语言,这些方法能处理大量语言现象。
然而,20世纪80年代,Stuart Shieber证明存在CFG无法生成的自然语言。此前,Bresnan等人(1982)也提出类似观点,但他们的证明基于CFG得到的树结构,而Shieber基于弱生成能力,即字符串语言进行论证。
两篇论文都考虑了交叉序列依赖现象。Bresnan等人认为CFG无法描述荷兰语中的交叉序列依赖,而Shieber认为瑞士德语也是如此。瑞士德语有格标记,因此依赖关系在字符串上可见,可证明其字符串语言不是上下文无关的。
先看Bresnan等人(1982)给出的荷兰语数据:
- (3) … dat Jan de kinderen zag zwemmen(… 那个Jan 孩子们 看见 游泳,即“… 那个Jan看见孩子们游泳”)
- (4) … dat Jan Piet de kinderen zag helpen zwemmen(… 那个Jan Piet 孩子们 看见 帮助 游泳,即“… 那个Jan看见Piet帮助孩子们游泳”)
- (5) … dat Jan Piet Marie de kinderen zag helpen leren zwemmen(… 那个Jan Piet Marie 孩子们 看见 帮助 教 游泳,即“… 那个Jan看见Piet帮助Marie教孩子们游泳”)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