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over WDM网络集成机制解析
1. IP流量在ATM网络中的传输
IP流量本质上是无连接的,在ATM网络中,主要使用未指定比特率(UBR)流量合约。不过,如果IP应用需要特定的服务质量(QoS),特别是对于实时约束的应用,也可以使用其他ATM传输能力(ATC),如恒定比特率(CBR)或可变比特率 - 实时(VBR - rt)。
将可变长度的IP数据包映射到固定长度的ATM信元时,如果需要对数据包进行分段,会产生额外的开销,这有时被称为信元税。此外,大小差异可能还需要在信元中填充空白空间,这也会带来额外的开销。为了防止填充,可以将数据包直接一个接一个放置,但这样在信元丢失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连续两个数据包丢失。
IP over ATM也可以通过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永久虚电路(PVC)不是由ATM管理系统设置,而是由MPLS协议动态设置。对于基于ATM的MPLS,标签可以存储在ATM的虚通道标识符(VCI)中。
2. IP Over ATM Directly on WDM
这种场景下,ATM信元可以直接在波分复用(WDM)通道上传输。从架构角度看,它与之前的场景类似,但ATM信元不封装到同步数字体系(SDH)帧中,而是通过基于信元的物理层直接在物理介质上发送。
基于信元的物理层是一种相对较新的ATM传输技术,专门为承载ATM协议而开发,除非其他协议通过ATM进行仿真,否则该技术不能支持其他协议。与SDH相比,使用基于信元的接口有以下优点:
- 简单的ATM信元传输技术,信元在加扰后直接通过物理介质发送。
- 较低的物理层开销(约为SDH的1/16)。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