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合并功能加密:原理、方案与安全分析
1. 引言
在加密领域,可合并功能加密(mFE)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与其他加密方案如 MI - FE 存在本质区别。当使用 mFE 合并两个密文 $c_1$ 和 $c_2$ 时,就无法再恢复原始信息;而 MI - FE 允许对两个密文 $c_1$ 和 $c_2$ 计算函数 $f$,并且还可以将 $c_2$ 与任何其他密文 $c_3$ 交换,以对 $c_1$ 和 $c_3$ 计算 $f$。同时,目前还不清楚如何使用 MI - FE 进行重新加密以实现 mFE。
对于随机功能的功能加密,有基于模拟和基于不可区分性的两种概念。基于模拟的概念由于已知的不可能结果,只能在有限的设置中定义,并且为了在构建 mFE 中有用,需要将其推广到双输入,但这会导致更严重的不可能结果,因为它意味着 VBB 混淆。而基于不可区分性的概念仅限于统计上不可区分的分布,因此排除了重新加密功能。
目标可塑性限制了对加密数据可以执行的同态操作集,但不提供功能特性。Gentry 等人构建的基于属性的加密(ABE)方案具有完全同态属性,但该方案中密文与对 $(m, x)$ 相关联,其中 $x$ 是公开的,只有 $m$ 是隐藏的,且系统只允许对 $m$ 进行同态操作,与我们讨论的 mFE 方案不可比。
2. 定义
2.1 功能加密
功能加密(FE)方案是一种加密方案,主密钥的所有者可以计算受限密钥(称为令牌),这些令牌允许对与密文关联的明文计算功能。在本文中,我们考虑图灵机(TMs)的 FE,并假设读者熟悉相关内容。我们采用标准的 FE 方案定义及其基于不可区分性的安全性定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