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单维和多维聚类方法解析
在数据聚类领域,贝叶斯网络(BNs)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聚类过程通常涉及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两个主要步骤,不过结构学习较为耗时,因此有部分方法选择忽略该步骤,仅聚焦于参数学习。下面将详细介绍不同情况下的聚类方法。
1. 已知结构的聚类方法
在某些问题中,贝叶斯网络的结构可能是预先定义好的。这可能是因为专家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并定义了特定的结构,或者我们根据一些假设来定义结构。前者需要专业且可靠的专家,而后者更为常见且应用广泛,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朴素贝叶斯(NB)结构。
1.1 朴素贝叶斯(NB)
朴素贝叶斯假设在给定聚类变量的情况下,所有属性相互独立。这种结构也被称为潜在类别模型(LCM),其结构固定,无需学习过程。在该结构中,聚类变量是所有属性的唯一父节点,不允许有其他边。根据这一假设,后验概率公式可重写为:
[P(C|A_1, A_2, \cdots, A_m) \propto P(C) \prod_{i=1}^{m} P(A_i|C)]
由于聚类变量是隐藏的,无法直接使用最大似然估计(MLE)或最大后验估计(MAP)来估计参数。此时,可将该问题视为带有缺失数据的参数学习问题,通常使用期望最大化(EM)算法来估计参数。
EM算法的流程如下:
1. 输入不完整的数据集 (D)、已知的贝叶斯网络结构 (G) 及其初始(随机)参数 (\theta_0)。
2. 对于 (D) 中的每个对象,计算聚类变量的后验概率(上述公式),并完成数据集。
3. 根据完成的数据集计算MLE或MAP参数。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满足停止准则,通常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