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人类“垃圾代码”,培育灵魂力量
1. 宗教与“垃圾代码”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义构建方式,似乎是我们“编程”中一个顽固的“漏洞”。尽管世界价值观调查显示,随着富裕程度的提高,宗教影响力有所减弱,尤其是在过去十年间。但皮尤研究中心2019年的研究表明,全球仍有平均62%的人表示宗教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比例因文化和地域差异很大,即使在美国和英国,那些自称为“无宗教信仰者”的人群,也并非都没有信仰,很多人只是拒绝了制度化的宗教。苏联解体后的相关数据波动,提醒着我们,当人们的世界天翻地覆时,依然会求助于宗教。从现代世俗的眼光看,这可能被视为一种错位的本能,但这一现象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宗教在维护和增强我们所谓的“垃圾代码”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如果不是在纯粹的宗教背景下,也需要有类似的机制来替代。
2. “垃圾代码”与社区的关联
我们能否从这些能力追溯到其背后的源代码呢?显然,它们背后存在着某种模式。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神学家和讲故事的人都在思索,为何造物主会赋予人类自由意志。很多人认为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因为“垃圾代码”的存在表明,如果人类真有自由意志,那我们这个物种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如果我们是由仁慈的生命力量创造的,这种“自毁”行为就毫无意义。如果自由意志是让我们体验有意义生活的代价,那这个代价似乎太高了。但如果像对待人工智能一样,我们面临这样的选择,该如何保护这些脆弱的生命,让自由意志这一礼物不会摧毁他们呢?答案是,在赋予自由意志的同时,加入一系列稳定因素来降低风险。这意味着,我们曾经认为的“垃圾代码”,实际上是理解灵魂源代码的最佳线索。
从进化的角度看,如果生存是目标,那么学习和适应能力就是人类的“超能力”,而“垃圾代码”似乎尤其促进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30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