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无锁队列学习(概念介绍)

本文探讨了队列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其在操作系统和进程通信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四种队列操作模型:单生产者——单消费者、多生产者——单消费者、单生产者——多消费者和多生产者——多消费者,并强调了无锁处理在并发性能上的优势。针对定长和变长数据的队列,分别提供了相应的无锁实现方案,如Linux内核的kfifo和Intel DPDK的rte_ring。此外,还提及了基于CAS和FAA机制的无锁队列实现,如Disruptor和无锁数据结构在处理并发时的效率提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前言

  队列在计算机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数据结构,尤其在操作系统中。队列典型的特征是先进先出(FIFO),符合流水线业务流程。在进程间通信、网络通信之间经常采用队列做缓存,缓解数据处理压力。结合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队列问题,总结一下对不同场景下的队列实现。根据操作队列的场景分为:单生产者——单消费者、多生产者——单消费者、单生产者——多消费者、多生产者——多消费者四大模型。其实后面三种的队列,可以归纳为一种多对多。根据队列中数据分为:队列中的数据是定长的、队列中的数据是变长的。

2、队列操作模型

(1)单生产者——单消费者
这里写图片描述
(2)多生产者——单消费者
这里写图片描述
(3)单生产者——多消费者
这里写图片描述
(4)多生产者——多消费者
这里写图片描述

3、队列数据定长与变长

(1)队列数据定长
这里写图片描述

(2)队列数据变长
这里写图片描述

4、并发无锁处理

(1)单生产者——单消费者模型

  此种场景不需要加锁,定长的可以通过读指针和写指针进行控制队列操作,变长的通过读指针、写指针、结束指针控制操作。具体实现可以参考linux内核提供的kfifo的实现。可以参考:巧夺天工的kfifo_海枫的博客-优快云博客

(2)(一)多对多(一)模型

  正常逻辑操作是要对队列操作进行加锁处理。加锁的性能开销较大,一般采用无锁实现。无锁实现原理是CAS、FAA等机制。定长的可以参考:

http://www.searchtb.com/2012/10/introduction_to_disruptor.html

无锁队列的实现 | 酷 壳 - CoolShell

变长的可以参考intel dpdk提供的rte_ring的实现。
intel dpdk api ring 模块源码详解_朝阳_tony的博客-优快云博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