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中的可解释性方法实践
1. 机器学习可解释性方法概述
在机器学习领域,可解释性至关重要,它能帮助我们理解模型的决策过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可解释性方法:
- 基于规则的可解释性 :像Anchor解释这类基于规则的方法,旨在找出特征值的条件,使得模型输出相同结果的概率较高。例如,在预测个人薪资是否超过50k时,“教育程度 <= 高中导致薪资 <= 50k” 可作为一条规则。这些解释需要具有局部忠实性。
- 显著性图 :显著性图用于解释数据点中哪些特征对预测输出的贡献大小。该方法常用于处理图像数据的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模型。比如,可通过显著性图判断分类模型是依据背景森林,还是熊的身体特征来识别熊的图像。
- 全局解释 :尽管为机器学习模型实现可靠的全局解释存在困难,但它能增强对模型的信任。构建信任不仅仅取决于模型性能,局部解释虽有助于研究单个样本并提供可操作信息,但可能不足以建立信任。下面将介绍三种超越局部解释的方法:
- 收集局部解释 :子模选择LIME(SP - LIME)是一种全局解释技术,它利用LIME的局部解释来获得模型行为的全局视角。由于使用所有数据点的局部解释可能不可行,SP - LIME会挑选一组有代表性的多样本,以代表模型的全局行为。
- 知识蒸馏 :知识蒸馏的思想是用更简单的可解释模型(如决策树)来近似复杂模型的行为,最初是为神经网络模型提出的。即构建简单模型来近似复杂模型对给定样本集的预测。
- 反事实总结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