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眼科疾病的应用与效果
在眼科疾病的治疗领域,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下面将详细介绍针灸在治疗近视、屈光不正以及其他眼科疾病方面的应用。
针灸治疗近视与屈光不正
在中国,针灸在治疗青少年常见的眼科屈光不正疾病,如近视、远视和散光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除了常规的针灸方法外,梅花针疗法自 1964 年诞生以来,也常被用于近视治疗。多年来,还发展出了电梅花针疗法和耳针疗法。
治疗方法
- 选穴针刺 :直接针刺眼眶周围的眼科反射区穴位,如攒竹(BL2)、鱼腰(EX31)、健明(EX23)、睛明(BL1)、太阳(EX4)和四白(ST2)等。同时,也可单独或组合选取眼科反射区的远端穴位,如合谷(LI4)、外关(TE5)、太冲(LR3)和光明(GB37)。得气后留针 20 分钟,起针后按摩眼眶周围的压痛点数分钟,最好能让患者轻微流泪以达到最佳效果。
- 七星针叩刺 :也可使用七星针对局部眼科反射区进行叩刺,每穴叩刺 20 - 30 次,力度适中。
- 治疗频率与疗程 :治疗可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10 - 15 次为一个疗程。若患者无法频繁接受上述治疗,也可在耳部相应穴位,如眼、肝、肾、目 1、目 2 等,采用耳穴埋针(ANEM)或耳穴贴压(APPM),每 3 - 4 天或每周一次,双耳交替进行。
| 穴位名称 | 所属经络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