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器:原理、类型与应用解析
在数字电路设计领域,解码器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逻辑电路,它能够将编码输入转换为不同的编码输出。下面将深入探讨解码器的相关知识,包括其测试、基本原理、常见类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
1.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测试与安全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测试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关键步骤。测试向量是用于测试PLD的输入和输出模式,它可以由设计者手动指定,也可以通过特殊的测试向量生成程序自动生成。大多数PLD编程器具备将测试向量输入应用到PLD并检查其输出是否符合预期结果的能力。
此外,许多PLD都配备了安全熔丝。当安全熔丝被编程后,就无法从器件中读取熔丝模式,这可以防止他人复制产品设计。即使安全熔丝被编程,测试向量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因此PLD仍然可以进行检查。
2. 解码器的基本原理
解码器是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逻辑电路,其核心功能是将编码输入转换为不同的编码输出。输入代码通常比输出代码的位数少,并且输入代码字与输出代码字之间存在一对一的映射关系,即每个输入代码字都会产生一个不同的输出代码字。
解码器电路一般包含使能输入,只有当使能输入有效时,解码器才能执行其正常的映射功能。如果使能输入无效,解码器会将所有输入代码字映射到一个单一的“禁用”输出代码字。
常见的输入代码是n位二进制代码,一个n位的二进制字可以表示2ⁿ个不同的编码值,通常是从0到2ⁿ - 1的整数。有时,n位二进制代码会被截断以表示少于2ⁿ个的值,例如BCD码,其中4位组合0000到1001表示十进制数字0 - 9,而组合1010到1111则不使用。
常见的输出代码是1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