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js6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15、多阶段复制垃圾回收算法与并发模拟退火在VRPTW中的应用
本文探讨了多阶段复制垃圾回收算法(MC-GC)在逻辑编程与分布式系统中的内存管理优势,以及并发模拟退火算法在车辆路径规划问题(VRPTW)中的高效求解能力。MC-GC通过多阶段策略减少预留内存需求,提升内存利用率;并发模拟退火结合主从通信与保守同步策略,显著缩短计算时间并保证解的质量。文章进一步分析两种算法的性能、优化方向及潜在结合应用,展望其在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广阔前景。原创 2025-11-05 05:19:57 · 16 阅读 · 0 评论 -
14、最小同步并行ML通信环境管理
本文介绍了最小同步并行ML(MSPML)语言中的通信环境管理机制,旨在解决无同步屏障环境下通信数据存储与清理的问题。基于消息传递机器(MPM)模型,MSPML通过m-步骤实现异步计算与通信,并引入有限大小的通信环境来控制内存使用。文章提出两种清空策略:全局同步重置与基于局部信息交换的动态释放,并分析其优劣。此外,还比较了MSPML与Caml-flight、PUB库及分布式垃圾回收技术的异同,实验表明动态信息交换在性能和内存效率上更具优势。未来工作包括形式化验证机制正确性及在实际应用中测试扩散算法骨架的实现。原创 2025-11-04 13:02:43 · 14 阅读 · 0 评论 -
13、大规模自适应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放置与组件模拟
本文探讨了增量算法在大规模自适应分布式多媒体服务器中的应用,以及基于组件的模拟方法在分布式交互仿真(DIS)系统中的实现。增量算法通过快速生成初始解决方案并逐步优化,有效应对动态网络环境下的代理节点放置问题,具备处理大规模客户端的能力;而组件模拟结合死 reckoning和语义驱动的消息过滤技术,显著减少状态更新流量,提升系统性能与可扩展性。文章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势与挑战,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其有效性,最后展望了算法优化、应用扩展和系统集成等未来发展方向。原创 2025-11-03 11:57:27 · 15 阅读 · 0 评论 -
12、网格计算在应用与电子市场中的创新实践
本文探讨了WebCom-G编程环境及其在网格计算中的创新应用,介绍了通过提取与注释机制支持原生应用执行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自动并行化的编译流程。同时,提出了一种融合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三边电子商务模型,结合基于网格服务的电子市场架构,利用GEMLCA实现遗留系统的无缝集成。文章分析了该方案在互操作性、功能扩展和计算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并讨论了电子市场转型的两个阶段及实施要点。最后展望了网格计算在电子市场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也指出了安全、资源调度和用户接受度等方面的挑战。原创 2025-11-02 13:07:44 · 15 阅读 · 0 评论 -
11、基于P-Grade的网格服务交通模拟与化学应用开发
本文介绍了基于P-Grade开发环境的交通模拟器MadCity和化学反应扩散系统的并行化与网格服务部署。通过GEMLCA架构,遗留代码程序无需重构即可作为OGSA标准的网格服务发布,并集成至P-Grade门户,实现Web访问与工作流管理。在交通模拟中采用管道模板实现可扩展并行;在化学反应扩散系统中使用算子分裂与域分解方法进行数值求解,并在非专用集群和Globus/Condor网格上测试性能。结果表明,P-GRADE提供了透明、高效的并行应用开发与执行环境,显著提升了复杂科学计算的可访问性与执行效率。原创 2025-11-01 12:45:55 · 18 阅读 · 0 评论 -
10、基于扩展P - GRADE系统的并行程序图形化设计与控制
本文介绍了基于扩展P-GRADE系统的并行程序图形化设计与控制方法,提出通过全局应用状态的高级谓词实现并行程序的同步与控制。系统引入了同步器机制,将控制逻辑与计算代码解耦,提升了程序的可维护性与执行效率。文章以分支限界法求解TSP问题和量子散射代码ABC的并行化为例,展示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与易用性。结果表明,PS-GRADE显著缩短执行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支持粗粒度并行模型。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硬件适配优化、算法改进及应用领域拓展。原创 2025-10-31 09:25:25 · 14 阅读 · 0 评论 -
9、集群与集群网格中的进程迁移
本文介绍了在匈牙利集群网格项目中实现的进程迁移技术,重点阐述了基于P-GRADE环境的外部检查点机制如何支持并行应用程序在Condor调度系统中的自动检查点与迁移。文章分析了第一代和第二代集群网格架构下的两种迁移模式:友好池间的动态适应性迁移与非友好池间的跨域迁移,并详细描述了其工作流程与实现机制。该方案无需修改调度器或消息传递层,显著增强了基于Condor的网格系统对通用PVM并行作业的支持能力,提升了系统的健壮性与资源利用率。原创 2025-10-30 14:52:02 · 13 阅读 · 0 评论 -
8、可扩展并行程序分析工具:Vampir NG 与 DeWiz
本文介绍了两种可扩展的并行程序分析工具——Vampir NG(VNG)和Debugging Wizard DeWiz。它们通过并行化架构解决大规模并行程序在性能调优与错误调试中的扩展性问题。VNG采用分布式主从架构,结合MPI与pthreads,支持高并发事件分析与远程可视化;DeWiz则基于模块化设计,利用事件图模型实现灵活的分析流程。两者均支持消息传递与共享内存程序,适用于大规模HPC环境。文章还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可扩展监控、高级分析功能集成以及在网格基础设施中的应用。原创 2025-10-29 10:45:24 · 15 阅读 · 0 评论 -
7、P-GRADE环境下形式验证与调试方法的集成
本文介绍了在P-GRADE环境下集成形式验证与调试方法的框架,结合DIWIDE调试器与有色Petri网(CPN)建模技术,实现对并行程序的宏步级调试。通过GRP2cPN工具自动生成CPN模型,并利用TLC引擎和GRSIM仿真器协同检测错误行为,支持死锁、错误终止等异常的预测与定位。系统引入时间逻辑(TL)规范进行运行时验证,并通过发生图分析引导执行路径,提升调试效率。该方法已在生产者-消费者、哲学家就餐等经典问题上测试,未来将致力于提高自动化程度与通用性,以支持更广泛的并行程序开发场景。原创 2025-10-28 10:35:18 · 12 阅读 · 0 评论 -
6、多 SAN SMP 集群应用部署与程序分析工具 DEWIZ
本文介绍了一种面向多 SAN SMP 集群的应用部署方法与程序分析工具 DEWIZ。该部署方法通过资源树、应用建模和逻辑资源映射三个阶段,实现高效、灵活的异构集群资源利用,支持复杂协作应用的运行。DEWIZ 是一个模块化、基于事件图的程序分析框架,具备编程范式独立性,支持 OpenMP 和 PVM 等多种并行程序的实时调试与性能分析,并通过 VISWIZ 实现用户自定义可视化。文章还总结了二者的优势、实际应用场景、操作流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展示了其在高性能计算与分布式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原创 2025-10-27 14:08:16 · 12 阅读 · 0 评论 -
5、MPI在分布式与无线网络中的应用与性能分析
本文探讨了MPI在分布式与无线网络环境中的应用与性能优化。通过Stampi-I/O结合PVFS系统,实现了异构集群间的远程MPI-I/O操作,提升了分布式数据管理效率;在无线网络中,利用LAMGAC中间件的轻量级故障检测机制,有效应对节点断连问题。实验表明,拆分集体I/O函数显著缩短读取操作时间,集成检测机制可避免程序异常终止。未来可通过动态负载均衡、计算与通信重叠及自适应超时等策略进一步优化性能,推动MPI在物联网与边缘计算等领域的应用拓展。原创 2025-10-26 10:35:45 · 16 阅读 · 0 评论 -
4、消息传递与虚拟共享内存的性能比较
本文对消息传递(MP)模型与虚拟共享内存(VSM)模型在分布式和并行计算环境中的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估,重点比较了MPI、UPC和CORSO三种实现。通过近似计算、树结构矩阵乘法和特征向量累积三个基准测试,分析了不同模型在均质与异质环境下的加速比、可扩展性及实现复杂度。结果显示,MPI在性能上略优,而UPC和CORSO在代码开发与维护方面更具优势。文章还探讨了未来在基准测试优化、动态负载平衡和并行性结合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原创 2025-10-25 14:28:47 · 14 阅读 · 0 评论 -
3、网格可视化内核中的调度与资源中介
本文介绍了网格可视化内核(GVK)中的可视化规划器(VP),其作为调度器和资源中介,负责将可视化任务分解为模块化管道,并基于网格资源的静态与动态信息进行算法选择与资源映射。VP通过任务分解、资源信息收集、渲染算法选择和资源映射四个步骤,结合Globus中间件服务,构建高效的分布式可视化流程。文章还探讨了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如硬件类型、网络带宽和系统负载,并提出了未来在算法优化和网络监控方面的改进方向。原创 2025-10-24 12:28:59 · 12 阅读 · 0 评论 -
2、网格计算服务与虚拟实验室架构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JGrid系统在并行程序执行方面的支持机制,以及VL-E虚拟实验室的架构设计。JGrid通过批处理执行服务和计算服务提供灵活的编程语言、执行模式与通信模型支持,兼容遗留系统并强化Java环境下的交互式与批处理任务执行。VL-E则构建了一个面向电子科学的虚拟实验环境,采用模块化架构与流程流模板(PFT)实现高效资源调度、多学科协作与实验流程规范化。文章还分析了两者的应用场景、技术优势,并探讨了智能化、云化、集成化等未来发展趋势及资源管理、安全性、互操作性等挑战,提出了系统优化方向,为网格计算与虚原创 2025-10-23 11:39:11 · 16 阅读 · 0 评论 -
1、探索 glogin:实现网格交互式连接的创新方案
本文介绍了glogin——一种为Globus工具包设计的创新性交互式网格连接解决方案。针对传统网格环境中缺乏高效交互式访问手段的问题,glogin通过绕过Globus守护进程的通信限制,建立独立的安全双向连接,实现了用户在网格节点上的交互式命令行操作。文章详细阐述了其实现机制,包括连接建立、安全认证、伪终端使用及多种流量转发方式,并与NCSA OpenSSH补丁、VNC方案和CrossGrid数据重定向等方法进行了对比,突出了glogin无需安装、轻量级、功能集成度高和可构建VPN的优势。最后展望了其在GT原创 2025-10-22 15:07:03 · 13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