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特性与几何光学原理详解
1. 光的色散与偏振特性
1.1 光的色散
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与介质的化学成分发生共振,这种现象可以用色散方程来表示:
[n^2(\omega) = 1 + \frac{Nq_e^2}{\epsilon_0m_e}\frac{1}{\omega_0^2 - \omega^2}]
其中,(q_e) 是电子电荷,(N) 是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m_e) 是电子质量,(\omega_0) 是共振频率。实际上,原子与介质内成分之间存在一系列不同的相互作用,可表示为不同共振频率下上述方程的总和。考虑到其他电子相互作用,如固定原子边界时,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因此,色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影响因素。
1.2 偏振光与双折射
通常认为折射率是一个实数属性,但它也可以是复数。对于大多数各向同性材料,如钠钙玻璃或水,折射率是实数。而对于各向异性材料,如方解石和液晶,情况则较为复杂,因为辐射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取决于传播方向,特别是在特定的晶格和结构中。使用偏振光可以更简便地分析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
1.2.1 偏振光的表示
单色、相干光源(如激光)可以用一组正交的传播本征波来表示,通常在以传播方向为 (z) 轴的坐标系中,与 (x) 轴和 (y) 轴对齐。这些本征波可用于描述光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琼斯微积分由 RC. Jones 在 1940 年发明,它可以帮助我们描述这些波及其传播。
- 线偏振光
- 沿 (x) 轴传播的电磁波,称为 (x) 方向的线偏振光或水平偏振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