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训大模型都不用dropout

没想明白,看到一个讨论先转了吧: https://mp.weixin.qq.com/s/F2JvYslG5Lx_sCcmY_Ix5g


昨天在一个讨论群里有朋友提到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训大模型不用dropout属于现在大家的默契了。

我总结三点

1.效果不行

这块是大家实践出来的,dropout在设计之初就有一个致命问题。训练和推理的行为不一致,为了让他尽量一致,选择了一个scale的方案,scale的方案可以使得推理时tensor的均值和训练一致。但这也仅仅使得均值一致,从一个分布上来讲,连方差都不一样。更不要提其他的细致的分布刻画了。

在小模型小数据时代,神经网络还在闹着玩,噪声,过拟合,标签质量,相爱相杀,dropout在一些场景有用武之地。

其实在7、8年前我上学的时候,打比赛时候就发现dropout的一些缺点。比如回归等数值和分布敏感的问题上,有两个经典的trick,一个是标签转换(把销量预测的值域转换到0到1,这玩意连lightgbm都有用),一个就是去掉dropout,尤其是类似文章打分这样的场景。

大模型时代,噪声,过拟合,数据质量,数据量,这些小模型困扰大家的问题,都不存在了。大模型的玩法变成了猛猛加大模型,猛猛洗数据,猛猛过拟合。你说把全世界的数据都训完,都开始训合成数据了,这个老生常谈的泛化和记忆它还有纠结的意义吗?

大模型就是死记硬背,什么涌现那都是背的到位了。

2.效率不行

要舍弃一些参数的学习,那我就要用训练epoch和数据量来弥补,这个玩意前面也提到了,大模型不一样了。显卡我都不够,还需要一个核电站供电,你给我说我要削减20%到50%的参数?你知道我买这么数据得多少钱吗?招聘这么多人才996结果,你给我说大模型放松一下,坏了,比别人实验慢了。那不是相当于极大的debuff

3.稳定性不行

由于1和2的共同存在,导致训练和评估之间总有gap,连基本线上线下一致性都不太好保证,违背祖训啊大哥!怎么搜参数做scaling law,推导出的参数结论不靠谱那又白做了,又是一个debuff。

大模型训练已经进入了一个追求确定性的时代,用小模型的参数推演大模型,追求数据量,参数量,数据质量。所有的链条都在想怎么调高效率。

还有朋友问,为啥还用normlization啊?那玩意不一样,除了众所周知的好处之外,那玩意最起码还多了一点点参数呢,还是有用的。大家只不过在琢磨挪前面还是挪后面,没有必要砍掉。

关于dropout的问题,其实还真有人研究过,让他的不一致行为分布变得一致,也就是alpha dropout,但这玩意,也只是尽力而已,现在很多框架已经把把这个放进去了,但大家用的还是不多,在一致性和效率,稳定性上多多少少还有些问题,或者按下葫芦起了瓢。这个在百面大模型里有专门一节将这个问题和详细的“改进”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