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4: 科技人文
涛歌依旧
毕业后就职于华为和腾讯
展开
-
编码的本质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大家好,我是涛哥。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偶尔思考:编码的本质是什么?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越想越迷糊,感觉计算机就像迷雾一样,平常只会用,但不清楚原理。后来,从基本电路开始,搭建了复杂电路,并通过调节开关,控制电路。然后,利用存储中的高低电平控制电路,体会了机器语言编程的感觉,算是基本入门。机器语言很繁琐,后来体会了汇编语言的好处,也控制了电路,最后又体会了高级语言的好处,也能控制电路。最近,又有一些新思考,所以简要地讲述一下。一. 掌握原理的重要性小时候,很喜欢骑自行车,试了原创 2022-01-09 23:32:02 · 1386 阅读 · 2 评论 -
读《半小时漫画计算机》
最近朋友送了一本书给我,就是下面这本原创 2021-11-15 22:25:06 · 2755 阅读 · 4 评论 -
古今计算机精彩简史
大家好,我是涛哥。最近下雪了,深圳肯定是没有下雪的,是北方下雪了。朋友知道我在做公众号,也经常看到我的手绘漫画。所以,这位朋友很有创意地在雪地写了我的公众号名,并发给我,很走心哦,感谢这位朋友的拍照和用心。我在学校的专业不是计算机,后来花了很多精力去学习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和知识,挺多东西要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个人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很感兴趣,总想知道计算机为什么是今天这样子。我用一气呵成的方式,把计算机发展历史快速缕一遍。文章详实、精彩且有趣,希望大家喜欢哦。小时候,见过原创 2021-11-15 22:32:24 · 1397 阅读 · 4 评论 -
大学换专业
今天有读者私信我,作为一名刚接触编程的大学生,想让我推荐几本关于前端或者后端的书。因为读者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所以简单的分类讨论一下哈:如果本身就是IT专业的,那我的建议是,先好好跟着学校的课程安排,把课本学扎实,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再找些相关进阶的书籍进一步学习;如果本身不是IT专业,是想转IT方向,并计划将来要靠这个求职挣钱的,首先第一个,还是要学好本专业,有个不错的成绩能够顺利毕业,其次,可以找一些浅显、入门级的书籍来看,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具体的书籍呢,再次我就不多做推荐了,目前世面原创 2021-11-15 22:30:36 · 907 阅读 · 2 评论 -
读《华为HMS生态与应用开发实战》
我发现,朋友们可能是怕我不好好学习,每年我都会收到不少的赠书,特别有意思,回头专门写一篇记录下。这本书是朋友赠阅的。开卷有益,增长见识。书是正宗的华为官方出品,还是第一本阐述HMS生态的书籍。三位作者都是在华为工作多年的终端部门大咖,确实是佩服。全书本书共分12章内容,由浅入深,脉络清晰,系统介绍了华为HMS生态的书籍,非常值得一读,获益良多。这几年中美关系的影响,大家也都清楚华为在经历着什么,越是这种时候,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华为,才能更懂得华为和任总的格局。再结合着看相关的书籍,才能更了原创 2021-10-11 23:15:17 · 804 阅读 · 4 评论 -
古今计算机发展简史
小时候,见过电子计算器,能很快完成计算,当时心想,计算器真是厉害,能提前存下所有数字的加减乘除结果。现在想来,很傻很天真。后来,吵着闹着要买小霸王学习机,最后如愿变成游戏机,经典游戏“超级玛丽”和“坦克大战”至今历历在目。原创 2019-11-22 22:08:44 · 7818 阅读 · 9 评论 -
计算机发展史
转载地址:https://www.jianshu.com/p/6fb655c286bc 一、史前时代【1623——1895】1623年:德国科学家契克卡德(W.Schickard)制造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台机械计算机,这台机器能够进行六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1642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Pascal)发明了著名的帕斯卡机械计算机,首次确立了计算机器的概念。...转载 2019-05-01 10:01:15 · 23501 阅读 · 9 评论 -
《软件工程通史:1930---2019》 Capers Jones
好书,老外写书真的很用心,点赞。 作者自己就是早期计算机专家,学识渊博, 书本从大历史观的角度, 以计算机发展史为主线, 全方位呈现了创新与企业的兴衰。从软件工程角度,甄选了有价值的行业数据,深层次梳理了看不见的商业逻辑和模式。 里面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 几乎没有中国的公司(华为除外), BAT也不见踪影, 呵呵哒。 大致看了一遍,后面还要经...原创 2019-05-19 07:35:53 · 3875 阅读 · 8 评论 -
《计算机:一部历史》 Peter J. Bentley
看完了,好书。 波澜壮阔的计算机发展史。 图灵,香农,冯诺依曼, 都是现代计算机的祖师爷。 还有其他其他计算机天才, 看得有点意思,挺有启发。...原创 2019-05-18 09:30:38 · 3322 阅读 · 3 评论 -
搞“两弹一星”也离不开计算尺
转载地址:http://story.kedo.gov.cn/c/2018-01-16/908695.shtml 走近计算尺,去领略那深邃的内涵和传奇的应用…… 大凡搞科学研究,计算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计算机资源十分匮乏的年代,像“两弹一星”这样的尖端科技项目,科学家是如何完成那繁琐复杂的计算的呢?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利用计算尺进...转载 2019-05-01 20:55:08 · 8053 阅读 · 5 评论 -
祖冲之:他不只算出了圆周率
转载地址:http://www.minimouse.com.cn/science/2018/0412/33009.html今天(3月14日),是国际数学节,也是圆周率日。说到圆周率,不得不提的人自然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很少有人知道,除了数学外,祖冲之在天文、机械等多个领域都颇有研究,甚至还精通乐理、音韵。一、祖冲之与圆周率祖冲之祖籍河北涞水,该县如...转载 2019-05-01 20:46:18 · 3920 阅读 · 6 评论 -
B树的B是什么意思, 我来BB一下
一直听过什么B树, 但一直不知道这个B是什么意思, 所以来BB一下。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后来在维基百科上看到了很好的解释, 一起来看看:EtymologyRudolf Bayer and Ed McCreight invented the B-tree while working at Boeing Research Labs in 1971原创 2017-09-23 14:50:36 · 11529 阅读 · 4 评论 -
关于仙童八叛逆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7012450100vnbl.html 许多电脑史学家都认为,要想了解美国硅谷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早期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这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最富创新精神和最令人振奋的半导体生产企业,为硅谷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还为硅谷孕育了成千上万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它不愧是电子、电脑转载 2017-10-27 22:54:34 · 14064 阅读 · 1 评论 -
芯海钩沉 | 英特尔4004:我最贵,但也最慢
转载地址:http://www.eefocus.com/mcu-dsp/m/334130 发布时间:2014-11-15 12:41:22来源:EEFOCUS标签:微处理器 英特尔 4004 芯海钩沉时至今日,英特尔公司已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其旗下的微处理器引领了一次又一次计算机革命,让计转载 2017-10-20 20:50:51 · 11218 阅读 · 1 评论 -
穿孔纸带 Punched tape
看到穿孔纸带, 了解了它的历史, 佩服前辈们的智慧。 来看看维基百科:Punched tape or perforated paper tape is a form of data storage, consisting of a long strip of paper in which holes are punched to store data. Now effect原创 2017-10-21 22:30:43 · 11683 阅读 · 0 评论 -
阿兰图灵和冯诺依曼,谁才是可称得起计算机之父呢?
转自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83465/answer/67279306 阿兰图灵和冯诺依曼,谁才是可称得起计算机之父呢? 答:都称得起。 “计算机之父”这种笼统的称谓没有明确的结果。 你可以认为是图灵,也可以认为是冯·诺依曼,你认为是谁就是谁。 非要转载 2017-11-11 09:44:28 · 45678 阅读 · 2 评论 -
《浪潮之巅》吴军
早就买了吴军的《浪潮之巅》, 翻翻看过。 最近又系统看了一下, 佩服作者在各方面的功底。 所有搞IT的人, 都应该读一下。原创 2017-11-11 10:17:47 · 8504 阅读 · 1 评论 -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曹天元
书是别人推荐看的, 总体不错, 而且对经典物理, 相对论, 量子力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吹牛装逼不成问题。很多时候, 隐隐约约地, 在我脑海中, 会出现绝对时空, 决定论, 概率, 不确定等等东西, 也算是巧了。 看了本书,基本有了答案, 感觉还是有收获的。很多问题,不要死钻死胡同, 换个思路, 说不定豁然开朗。 在上帝是否掷骰子的问题上, 爱因斯坦错了, 也幸亏他错了...原创 2018-02-10 16:51:11 · 13313 阅读 · 6 评论 -
王东岳:中国文化绝不产生科学
转载地址:https://t.qianzhan.com/daka/detail/160819-8c807f50.html#comment 为什么科学和哲学领域的集大成者,基本都出现在西方?王东岳先生说,因为中国的具象思维,产生不了建立在抽象基础上的科学和哲学。文字的具象与抽象源起,导致东西方思维的巨大差异。 东西方文明从起点上看来差别极...转载 2018-11-17 19:43:57 · 11380 阅读 · 2 评论 -
科学都是正确的吗?------All models are wrong, but some are useful.
本文所说的科学特指自然科学,不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之类的东东。 本来写了不少,然后又删除了,那就从简来说吧。 我认为,与科学可证实性观点相比, 波普尔的科学可证伪性观点更好(注意:这并不是说可被证伪的就是科学)。 牛顿力学被爱因斯坦相对论证伪, 但这并不是说牛顿力学不是科学, 至少在当时认知范围内,牛顿力学是科学...原创 2018-11-17 21:00:12 · 11363 阅读 · 3 评论 -
那些反直觉的物理
转载地址:http://3g.163.com/tech/article/CLEF2V7D0517D887.html 你的眼睛会欺骗你,你的耳朵会欺骗你,你的经验会欺骗你,你的想象力同样会欺骗你,但是数学不会。 没有哪个物理规律是不反直觉的,比如牛顿第一定律就很反直觉,否则就不会坑了亚里士多德,还坑了一千多年。我们现在觉得他不反直觉,是...转载 2018-12-22 08:40:49 · 6534 阅读 · 14 评论 -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计算机的层级
来看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手动计算机(远古时代---17世纪初) 手指计数: 石子计数: 结绳计数: 契刻计数: 算筹计算: 算盘计算: 纳皮尔筹: 滑尺计算:机械计算机(17世纪初---19世纪末) ...原创 2019-04-14 21:38:09 · 3126 阅读 · 2 评论 -
巴贝奇、阿达和他们的差分机
转载地址: 百度。 读了一下, 了解了一下历史。今天出版的许多计算机书籍扉页里,都登载着这位先生的照片:宽阔的额,狭长的嘴,锐利的目光显得有些愤世嫉俗,坚定的但绝非缺乏幽默的外貌,给人以一种极富深邃思想的学者形象,有人或许知道他的大名──查尔斯·巴贝奇。巴贝奇,1792年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的托特纳斯,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的儿子,后来继承了相当丰厚的遗产,但他把金转载 2015-05-22 23:33:15 · 1158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