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镜像的部署:更新、回滚与实践操作
在当今的技术领域,基于镜像的部署技术正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在嵌入式 Linux 系统中,它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镜像部署的更新、回滚机制,并通过一系列实践操作,带您逐步搭建一个基于 bootc 镜像的部署生态系统。
1. 技术优势与设计考量
在设计产品部署方案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今,离线的基于 bootc 镜像的部署是可行的,尽管过程相对复杂。若产品要部署在断网或无网络的环境中,就需在设备接口中构建一种导入更新的方式,即本地导入新的容器镜像,作为更新和重建的新基准。
与 rpm - ostree 相比,bootc 在灵活性和定制性方面更胜一筹。容器自身具有极高的灵活性且易于维护,因此内核修改也更容易实现。虽然 bootc 并非毫无痛点,但它在简化设备构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值得密切关注。
2. 包管理系统与镜像系统对比
传统的基于包的管理系统,如 RPM、DNF、APT、Zypper 等,在操作系统升级或回滚安装时可能会出现问题。这些系统在更新过程中需要实时进行依赖检查,可能会添加或弃用一些您甚至未察觉的包,不仅操作繁琐、耗时,还可能需要多次重启。若更新失败,回滚通常需要从备份或快照中恢复,但有时这些备份或快照可能并不存在。
而基于镜像的操作系统则不存在这些问题。无论是增量更新还是全新的操作系统,这种部署方式都能实现快速原地升级,且不影响用户或应用数据。系统会先暂存新镜像,然后直接重启进入新系统,快速、干净、高效。此外,由于镜像经过测试,无需过多担心新镜像存在问题。即使下载的镜像出现损坏,也能轻松从之前的镜像恢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