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理论与加密货币的发展探索
艺术与经济理论的传承脉络
在艺术领域,参观奥赛博物馆能看到众多印象派和后印象派大师的杰作,如奥斯卡 - 克劳德·莫奈、爱德华·马奈、皮埃尔 - 奥古斯特·雷诺阿、保罗·塞尚、保罗·高更和文森特·梵高的作品。这些作品清晰展现了艺术家们相互启发,推动印象派运动发展,直到巴勃罗·毕加索以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打破印象派的柔和笔触。
经济理论也有着类似的传承。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呼吁竞争的私人货币,这一观点如同毕加索的艺术创新般激进,但也是建立在前人的思想之上。经济理论的传承链始于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他在 18 世纪主张私人发行货币;还包括欧文·费雪,他是首位指出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是骗局的经济学家;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他呼吁废除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实施货币增长的自动规则。令人惊讶的是,弗里德曼早在 1999 年就预见到了加密货币的出现,他提到“目前缺少但即将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可靠的电子现金,一种能在互联网上实现 A 到 B 的资金转移,且 A 和 B 互不了解对方的方法”。
欧文·费雪:废除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
20 世纪 30 年代初大萧条时期,以耶鲁大学的欧文·费雪为代表的美国顶尖经济学家提出了“芝加哥计划”。该计划要求银行存款有 100%的准备金支持,以分离银行系统的货币和信贷功能。费雪认为,消除银行信贷和银行创造的货币供应量的突然增减,能更好地控制商业周期波动的主要来源,消除银行挤兑,还能大幅减少公共和私人债务。
费雪指出,大萧条的“本质”是 1929 年至 1933 年间“支票簿”货币从 220 亿美元降至 140 亿美元,而经济复苏的“本质”是 1937 年货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