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转型:绩效评估与案例分析
1. 适应敏捷的绩效评估
在向敏捷转型的过程中,绩效评估是一个关键环节,传统的绩效评估方式往往强调个人绩效,这与敏捷所倡导的团队合作理念相冲突。
1.1 传统绩效评估的问题
传统绩效评估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从层级式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转变时,中层管理者可能难以适应敏捷带来的新文化,而他们通常负责绩效评估工作,这可能导致评估过程出现问题。另一方面,绩效评估过程往往存在大量主观性,员工的排名和评级有时并非基于技能,而是管理层对个人的看法。主观的个人绩效评估是实现敏捷思维的两大障碍。此外,绩效评估的不公平性也损害了其价值,例如普通员工必须遵守绩效评估,而高管层却不一定,公司失败时部分高管仍能获得高额奖金。
1.2 转向基于团队的绩效评估
敏捷注重团队,因此绩效目标和评估应基于团队。传统绩效评估模型中,目标几乎 100% 基于个人,员工追求个人奖励和安全,这与敏捷团队思维相悖。理想情况下,应转向 100% 基于团队的思维,但可能难以立即实现。业绩管理系统可能无法适应团队的共同目标,或者可能希望保留目标中的个人部分,因此需要确定具体比例。可以采取渐进的方法,若认为 100% 基于团队的目标太难,可先从 50% 开始,这至少能激励个人作为团队成功合作。
1.3 规范形式的目标
虽然绩效评估可能不客观,但以尽可能客观的方式起草绩效目标是有利的。可以应用用户故事规范形式来明确绩效目标陈述,规范形式包括所扮演的角色、行动和商业利益。例如:
- 作为 Scrum 团队成员,我将在 Sprint 规划期间与团队一起使用故事点来估算工作,以便我们获得团队对故事范围和复杂性的认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