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我一直没有搞明白怎么去跟领导和同事说明一个问题的原因和这个问题的严重程度,于是就采用了各式各样的数据、图表去支撑着我的观点和意见。但是我遇到了一个让我头疼的问题:领导和同事觉得我的图表太难理解,而且觉得我太过于专业,他们不能理解。于是在“理解”和“专业”二字上面产生了巨大的冲突。
一开始我觉得这些专业性的图表本来理解起来就需要有一定的数据分析的基本功,他们看不懂不是我分析的不够深入和透彻,而是看的人缺乏必要的知识。但是后来我发现随着我继续做总结性的工作多了,于是就发现早期的想法是不对的,其实是我的整个思维逻辑有问题,才让大家觉得很混乱,理解不了。于是我就要总结一下如何说服他人支持你的工作。
第一个,你必须有你自己的观点。你需要把你的观点一二三全部都罗列出来,你可以用思维导图工具全部列出来,然后进行基本的分类,然后给你的观点标注优先级、重要程度。后面根据观点再逐步展开你的数据分析。以前给他人做报告做的不好的关键在于我说的问题之间关联性、条理性、逻辑性不强,导致整个叙述缺乏脉络。
有人会说,没有事实依据,没有数据分析,我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观点。这个问题其实是你对你想说明的事情还没有感性上的认识,你理解的不够深刻,或者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但是我想说的是,事实和数据都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工具,它们的作用只是让你的说服力提高,但是不能决定你是不是把事情说清楚了。
第二个,确定你现在的状态和矛盾。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要以现在所处的环境,去和过去的情况,和你的期望结果进行对比,这样就会人为的创造出矛盾和冲突。你的矛盾和冲突是否和你的观点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你就要标注一下,后面再进行专项分析。如果观点和矛盾一致,那么接下来你就要证明这就是个矛盾,这就是个冲突,我的观点是对的。接下来,你才会用到事例和数据来证明。
千万不要没事找个数据,说明一些不支持你观点的事情或者把事情扯到了别的事情上面,这远比你给了数据但是数据有瑕疵和漏洞带来的问题更加严重。
第三个,寻找可以证明矛盾的事实和数据。找数据这个工作,需要有平时的工作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统计出数据,或者有数据给你分析,这个工作要花功夫。
第一种情况,你可能没有数据,那么你可以举一个实际发生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你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有普遍性,不能找一个特殊的例子去说明你的冲突,因为例子写上去了会让人觉得不够信服。即使你找了一个特殊的例子,也一定要把特殊的原因分析清楚,确实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冲突才能写上去。
比如:我想说明很多项目合同的金额偏小,我如果拿一个项目的合同的金额说成是证据,肯定有人会问我那么其他项目是个什么情况呢?但是我又确实拿不到平均的合同金额数据支持合同金额偏小这个观点。怎么办?如果你换成了签定合同的商务人员负责的都是小客户,小客户签单的合同金额不高,比如某项目的合同金额只有XXX万元,没有超过多少万。你觉得是否你的说服力在提高?
第二种情况,你可以搜索到少量的数据,但是数据不够完整。因为数据不够完整,可能你给出的数据会被人反驳,他们会给出反例,推翻你的观点。但是这种情况不要怕,你可以回到第一种情况,或者你可以分析出你的一个假设,假设是要待验证的,你可以发出你的假设,这个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第三种情况,你可以有充足的数据说明矛盾,支持你的观点。数据分析工作,分成三大类,第一类说明结构的比例,第二类说明变化,第三类说明趋势。真正到了分析的时候,一个图最好只说明一个问题,联合图表说明问题的时候,一般不要超过3个问题。这绝对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但是一个我在早期经常没搞懂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我用图表把问题都翻出来了,而且发现的问题真的很多,大家应该很支持这个工作。但是后来我才想明白,问题太多,等于没有问题。这会让人没有方向,感到束手无策。对,把一些和你观点不相干的问题全部拿走,统统舍弃。
第四个,要选择正确的图和表说明矛盾。这是个很烦人的事情,饼图、柱状图、折线图、箱线图、雷达图、分布图一大堆的图形可以帮助你说明你想说的事情,但是你要把数据换成这些图形,你还要对数据进行一些转化和处理,所以千万不要把分析工作搞得太过于复杂。尤其是一个问题推到出另外一个问题,连续推导的时候最好使用一个类型的图,不要不停变化图的类型,否则就把人搞晕了。因为我以前就被一个同事的PPT,搞得头昏眼花,讲了三个小时,我都没有搞清楚他说的数据要表达什么意思。
我就举一个例子,比如:我现在要说明,9月份项目人员离职高到不正常的这个事情。
首先我要有我的观点,然后我给出了优先级:
一、是不是真的太高了?(是高了)
二、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普遍现象)
三、是不是需要引起高层的重视?(高层应该知道)
四、原因是什么?要不要解决?(必须知道原因,能够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给领导决策是否解决)
原因是:
1.项目经理管理不善。2.公司的项目管理制度有问题,缺乏团队建设工作。3.项目人员的结构不合理。4.项目组的压力太大。5.9月份是外部招聘高峰期。
其次 ,分析现状,对比正常情况下的期望,引发矛盾。离职率比较去年,多了多少?发生离职的在建项目占比是多少?
领导需要关注的问题是:项目人员离职了,是否项目组有劳动力缺口?如果有,是否很严重?客户是否对人员离职有不满意的说辞?如果有,说辞是什么?人员离职是否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有,影响是什么?
如果不处理人员离职,会不会进一步的影响?
再次,寻找数据,支持冲突。
问题1:”离职率比较去年,多了多少?” 支持的数据有去年的项目离职率和行业内的项目离职率,和今年的离职率同比。
问题2:“发生离职的在建项目占比是多少?” 把发生离职的在建项目个数统计出来。
问题3:“项目人员离职了,是否项目组有劳动力缺口?”统计一下在建项目的剩余工作量和各项目的人员缺口,统计平均数据,如果是整体数据高,那么问题很严重,如果发生大极值,多平均,那么就是个别项目问题很严重,单独拿出来说明。
问题4:“客户对人员离职不满意”。统计客户说辞的最主要的3个问题。
问题5:只列不利影响的三个问题。比如按照现在的离职率发展下去,到了下个月项目人员的情况。项目进度和回款问题。人才流失情况。
造成该问题的原因:
1.项目经理管理不善,可能是缺乏管理经验。统计项目经理的工作年限和带领项目个数情况。
2.公司的项目管理制度有问题,缺乏团队建设工作。公司做了团队建设的项目比例个数。
3.项目人员的结构不合理。平均的项目成员工作年限和岗位配置比例。
4.项目组的压力太大。加班情况,项目问题个数。
5.9月份是外部招聘高峰期。同比一下去年9月份的数据,环比8月份和10月份的数据。
最后一步,选择图形。图形的选择一般来说,说明比例结构、同比、环比的数据用饼状图和比例柱状图比较合适。预测趋势用折线图和柱状图比较合适。说明影响,用雷达图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