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IMULINK的SUBSYSTEM生成C++代码并使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从C代码编译到在Visual Studio中集成并运行的方法。通过看图说话的方式设置环境,然后编译C代码,获得所需文件。接着,在VS中创建工程,将编译后的文件加入,直接编译main文件即可运行。注意,具体的输入输出配置需自行调整。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看图说话,设置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随后编译C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获得了如下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创建VS工程,将生成的文件放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直接编译生成的main文件(例子文件)即可运行。
PS:具体输入输出需自行配置

比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编译mai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如何在Simulink中自动生成代码 #### 配置基础 为了在Simulink中实现自动代码生成,需要完成一系列配置步骤。这些步骤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求解器的选择、数据导入/导出设置以及特定于代码生成的选项[^1]。 #### 求解器配置 选择合适的求解器对于模型的行为至关重要。固定步长求解器通常用于实时应用和代码生成场景,而变步长求解器则更适合仿真阶段。如果计划生成代码部署到嵌入式设备,则应优先考虑固定步长求解器[^1]。 #### 数据导入/导出 通过配置“Data Import/Export”部分,可以指定哪些信号或变量会被写入工作区或文件中。这对于调试和验证生成代码非常有用。此外,在代码生成模式下,建议禁用不必要的数据记录以减少内存占用[^1]。 #### 数学和数据类型 定义精确的数据类型(如定点数或浮点数)有助于控制资源消耗提高性能。特别是在针对低功耗微控制器的应用程序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全局参数或模块级参数来设定所需的数据精度。 #### 诊断与硬件实现 启用适当的诊断级别可以帮助发现潜在的设计错误。同时,“Hardware Implementation”部分允许用户描述目标平台特性,比如字节序排列方式等信息,这对跨平台移植尤其重要。 #### 模型引用与子系统封装 当构建大型复杂系统时,采用层次化设计通过`Model Reference`功能调用其他独立组件是一种良好实践。另外,也可以利用原子子系统的概念(`Atomic Subsystem`)将逻辑单元组合起来形成单独可重用的功能块,将其作为单一实体处理以便更好地管理结构关系及其对应产生的源码片段[^2]。 #### 自动代码生成功能开启 要启动实际意义上的自动化流程操作过程之前先确认已安装相应工具链支持环境;接着打开Simulation->Model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对话框找到Code Generation分类下的System Target File项,默认情况下ERT(Embedded Real-Time)模板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通用场合之中所以可以直接选用它即ert.tlc文件即可满足大部分需求[^4]。 最后一步则是按下Generate Code按钮正式触发整个编译链接直至最终输出C/C++形式的目标产物为止[^3]。 ```matlab % 示例MATLAB命令行脚本展示如何快速切换至ERT模式准备执行下一步动作 set_param(gcs,'SystemTargetFile','ert.tlc'); slbuild('YourModelName'); % 替换为您的具体模型名称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