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中的心理节奏同步与关联运动生成
在人机交互领域,实现流畅的沟通和机器人自主动作生成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心理节奏同步模型以及关联运动生成方法。
心理节奏同步模型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语义差异法(SD)来评估印象,所采用的 10 对形容词如下:
- 人类的 - 机械的
- 自然的 - 人造的
- 复杂的 - 简单的
- 智能的 - 不智能的
- 善于社交的 - 不善社交的
- 柔软的 - 坚硬的
- 有趣的 - 无趣的
- 可爱的 - 不可爱的
- 熟悉的 - 陌生的
- 温暖的 - 寒冷的
为了研究机器人副语言节奏(切换停顿节奏)与人类副语言节奏(切换停顿和语音节奏)在对话中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在分析中,切换停顿节奏用切换停顿的长度代替,语音节奏用每 mora 的语速代替。为了在时间轴上进行分析,将对话分为三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并计算相关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 | 开头 | 中间 | 结尾 |
| — | — | — | — |
| 机器人切换停顿与用户切换停顿 | 0.118 | 0.193 | 0.272( ) |
| 机器人切换停顿与用户语音速度 | 0.184 | 0.050 | 0.140 |
| 用户切换停顿与用户语音速度 | -0.202( ) | -0.226( ) | -0.082 |
注:* 显著性水平:0.01; 显著性水平:0.05
从表中可以发现,随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