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科学助力公共管理:解析机构规则与繁文缛节的关联
在当今社会,政府机构制定和执行规则是监管状态得以运行的必要条件。然而,规则制定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不必要的复杂性和过度的行政负担,这就是所谓的“繁文缛节”。本文将深入探讨机构规则与繁文缛节的关系,并介绍如何运用数据科学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1. 繁文缛节的定义
1.1 公共管理研究中繁文缛节的概述
“繁文缛节”一词源于16世纪英格兰用红带子捆绑政府法令卷轴的做法。在日常使用中,它表示一系列官僚弊病。过去二十年来,学者们致力于明确和定义这一概念。其中,Barry Bozeman提出的“组织性繁文缛节”概念最为流行,它指的是那些仍然有效且给组织带来合规负担,但对规则的功能目标无效的规则、条例和程序。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关键要素:
- 与书面规则相关,不包括与书面规则无关的官僚弊病(如不成文规则)。
- 规则必须带来合规负担,未被遵守和执行的无效或低效规则不被视为繁文缛节。
- 规则只有在未能实现其预期目标或功能对象时才构成繁文缛节。
基于这一定义的研究发现,繁文缛节与工作疏离感增加、组织效率降低和绩效不佳等相关。然而,这一定义也存在局限性,例如难以确定完全无效的规则,且仅关注组织内部的繁文缛节,而忽视了对企业和公民的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Bozeman引入了“多维繁文缛节”的概念,它指的是那些仍然有效且给指定利益相关者带来合规负担,但对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或价值的贡献小于为该规则支出的合规和实施资源的规则、条例和程序。这一概念具有动态性,考虑了规则对利益相关者目标或价值的影响可能随时间变化,以及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规则的成本和收益可能不同。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8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