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三环(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控制原理及参数调节

本文详细介绍了伺服电机三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的运作机制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此外,还探讨了PID控制在各环中的应用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原文:【转】伺服电机三环控制的原理(位置环,运动环,电流环)_伺服三环与pid区别-优快云博客

运动伺服一般都是三环控制系统,从内到外依次是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

1、电流环:电流环的输入是速度环PID调节后的输出,我们称为“电流环给定”吧,然后呢就是电流环的这个给定和“电流环的反馈”值进行比较后的差值在电流环内做PID调节输出给电机,“电流环的输出”就是电机的每相的相电流,“电流环的反馈”不是编码器的反馈而是在驱动器内部安装在每相的霍尔元件(磁场感应变为电流电压信号)反馈给电流环的。

2、速度环:速度环的输入就是位置环PID调节后的输出以及位置设定的前馈值,我们称为“速度设定”,这个“速度设定”和“速度环反馈”值进行比较后的差值在速度环做PID调节(主要是比例增益和积分处理)后输出就是上面讲到的“电流环的给定”。速度环的反馈来自于编码器的反馈后的值经过“速度运算器”得到的。

3、位置环:位置环的输入就是外部的脉冲(通常情况下,直接写数据到驱动器地址的伺服例外),外部的脉冲经过平滑滤波处理和电子齿轮计算后作为“位置环的设定”,设定和来自编码器反馈的脉冲信号经过偏差计数器的计算后的数值在经过位置环的PID调节(比例增益调节,无积分微分环节)后输出和位置给定的前馈信号的合值就构成了上面讲的速度环的给定。位置环的反馈也来自于编码器

  编码器安装于伺服电机尾部,它和电流环没有任何联系,他采样来自于电机的转动而不是电机电流,和电流环的输入、输出、反馈没有任何联系。而电流环是在驱动器内部形成的,即使没有电机,只要在每相上安装模拟负载(例如电灯泡)电流环就能形成反馈工作。

进一步参考:伺服电机三环控制系统:伺服电机三环控制系统 一_伺服三环控制原理动图-优快云博客

 谈谈PID各自对差值调节对系统的影响

  1、单独的P(比例)就是将差值进行成比例的运算,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有差调节,有差的意义就是调节过程结束后,被调量不可能与设定值准确相等,它们之间一定有残差,残差具体值您可以通过比例关系计算出。增加比例将会有效减小残差并增加系统响应,但容易导致系统激烈震荡甚至不稳定。

  2、单独的I(积分)就是使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的变化速度与差值信号成正比,大家不难理解,如果差值大,则积分环节的变化速度大,这个环节的正比常数的比例倒数我们在伺服系统里通常叫它为积分时间常数,积分时间常数越小意味着系统的变化速度越快,所以同样如果增大积分速度(也就是减小积分时间常数)将会降低控制系统的稳定程度,直到最后出现发散的震荡过程。这个环节最大的好处就是被调量最后是没有残差的。

  3、PI(比例积分)就是综合P和I的优点,利用P调节快速抵消干扰的影响,同时利用I调节消除残差。

  4、单独的D(微分)就是根据差值的方向和大小进行调节的,调节器的输出与差值对于时间的导数成正比,微分环节只能起到辅助的调节作用,它可以与其他调节结合成PD和PID调节。它的好处是可以根据被调节量(差值)的变化速度来进行调节,而不要等到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后才开始动作,其实就是赋予了调节器以某种程度上的预见性,可以增加系统对微小变化的响应特性。

5、PID综合作用可以使系统更加准确稳定的达到控制的期望。

       伺服的电流环的PID常数一般都是在驱动器内部设定好的,操作使用者不需要更改

  速度环主要进行PI(比例和积分),比例就是增益,所以我们要对速度增益和速度积分时间常数进行合适的调节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位置环主要进行P(比例)调节。对此我们只要设定位置环的比例增益就好了。

  位置环、速度环参数调节没有什么固定的数值,要根据外部负载的机械传动连接方式、负载的运动方式、负载惯量、对速度、加速度要求以及电机本身的转子惯量和输出惯量等等很多条件来决定,调节的简单方法是在根据外部负载的情况进行大体经验的范围内将增益参数从小往大调,积分时间常数从大往小调,以不出现震动超调的稳态值为最佳值进行设定。

  当进行位置模式需要调节位置环时,最好先调节速度环(此时位置环的比例增益设定在经验值的最小值),调节速度环稳定后,再调节位置环增益,适量逐步增加,位置环的响应最好比速度环慢一点,不然也容易出现速度震荡。

各环频率

        各环频率是由他们所在的控制环的位置决定的,位置越靠内,采样频率自然需要越高。根据香农采样定理,采样频率至少是目标频率的2倍,越高越好,当然越高对硬件和实时性的要求更高。另外这三个环是包含关系。最小环是电流环,其次是速度环,最大是位置环。如果要用速度环,那你必须要有电流环。如果要用位置环,那么三个环都得用。根据上面的关系,位置环频率决定了速度环频率,速度环频率决定了电流环频率。那什么决定了位置环频率呢?位置环频率系统设计决定的。如果是数控系统,那么是由运动速度,运动精度决定的。

香农采样定理-百科

浅谈 Nyquist–Shannon(奈奎斯特-香农)采样定理_香农采样定理-优快云博客

设计

【PMSM】一. 经典电流环、速度环设计(上) - 知乎

【PMSM】二. 经典电流环、速度环设计(下) - 知乎

### 位置环控制系统在机器人技术中的应用 位置环控制是机器人技术中一种重要的反馈控制机制,主要用于确保机械臂、关节或其他执行机构能够精确定位到目标位置。它通常作为整个运动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存在,在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双足平衡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 1. 什么是位置环位置环是指通过闭环控制的方式调节系统的输出位置,使其接近设定的目标值。这种控制方式依赖于传感器获取的实际位置数据,并利用误差信号驱动控制器调整输入量。常见的实现方法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3]和自适应控制算法[^4]。 #### 2. 双足平衡机器人中的位置环设计 对于双足平衡机器人来说,位置环的作用尤为关键。这类机器人需要保持动态稳定性的同时完成复杂的动作任务,因此对其姿态和步伐的精准调控至关重要。例如,在助行器或者巡检机器人场景下,可以通过SimpleFOC库配合PID参数调优来达成这一目的[^3]: ```cpp #include <SimpleFOC.h> // 初始化 PID 控制器 PIDController positionControl(0.1, 0.01, 0); void setup() { // 设置电机和其他硬件初始化代码... motor.position_control(); // 启用位置模式 } void loop() { float currentPosition = motor.readPosition(); positionControl.setTarget(targetPosition); positionControl.update(currentPosition); float controlSignal = positionControl.getOutput(); motor.move(controlSignal); Serial.println("Current Position: " + String(currentPosition)); } ``` 此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 `SimpleFOC` 库构建基本的位置环框架。其中定义了一个名为 `positionControl` 的 PID 对象,并分别设定了 P 增益 (proportional gain),I 增益 (integral gain) 和 D 增益 (derivative gain)[^3]。 #### 3. 自适应控制算法的优势 尽管传统的 PID 调节可以满足许多简单工况的要求,但在面对外部扰动频繁变化的情况时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此时引入基于自适应理论的位置环控制便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允许系统实时监测运行状态并自动修正内部模型参数,从而显著提升响应速度与抗干扰性能[^4]。 #### 4. 工业背景下的意义 回到更宏观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则会发现良好的位置管理策略不仅关乎单体设备的表现好坏,还间接影响着整条生产线的工作效率乃至企业竞争力水平。正如张晓辉在其关于《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学习笔记里提到过的那样,“加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当被看作相互关联的整体”,只有当各部分之间实现了无缝衔接之后才能真正做到降本增效的目的[^1]。 ---
评论 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