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形预测的样本高效安全保障
在机器学习和机器人应用中,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共形预测来调整机器人应用警告系统的框架,该框架能够以较少的数据实现可证明的安全保障。
样本数量与假阴性率验证
为了验证 $w_θ$ 的假阴性率是否小于等于 $ϵ$,需要检查 $\hat{ϵ}(θ) + \sqrt{\frac{log(1/δ)}{2M}} ≤ ϵ$。这要求 $M ≥ \frac{log(1/δ)}{2ϵ^2}$,即至少需要 $Θ(1/ϵ^2)$ 个样本。即使是固定的 $w_θ$,也需要 $Θ(1/ϵ^2)$ 个样本才能根据相关公式验证其假阴性率。因此,要找到能证明实现低假阴性率的 $w_θ$,至少需要同样多甚至更多的训练样本。
PAC 学习与共形学习的比较
PAC 学习和共形学习各有优势:
- PAC 学习 :其独立同分布(i.i.d.)误差率保证(公式 (2))比边际误差率保证(公式 (3))更强。当下游用户对高方差非常敏感时,公式 (2) 的 i.i.d. 误差率保证可能是必要的。不过,风险可以通过金融工具等替代方法降低。
- 共形学习 :公式 (3) 的共形学习保证始终成立,而 PAC 学习保证(公式 (2))仅以 $1 - δ$ 的概率成立。总体而言,共形学习需要更弱的假设和更少的样本,并且其保证始终成立;PAC 学习在满足假设和样本复杂度要求时提供更强的保证。
实验:驾驶员警报系统
使用真实驾驶数据对驾驶员警报安全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该系统应在驾驶员可能进入不安全情况时发出警告,同时避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